2016年01月13日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闫友明 陈勋文/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柳州河西高新区建设有序推进  

  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  

  现代商贸物流业成柳南区发展新引擎  

  柳南区蛋鸡养殖规模居广西第一  

  精准扶贫进村入户调研  

  柳南区社会组织孵化和管理中心成立

  昨天,“十二五”是蓝图;今天,“十二五”已变现实。

  从蓝图到现实,柳南区用“四个打造”谱写了“十二五”的新篇章。在“发展与民生”篇章中,闪亮着一个个“最美的标点”。

  今天,“十三五”是蓝图;明天,“十三五”将成现实。

  从今天到明天,柳南区将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实干将“十三五”的蓝图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共享得到的美好现实。

  一个个句号托起“十二五”“四个打造”筑实大发展新台阶

  大实干迎来大发展。为柳南区“十二五”收官的句号是个“实心球”,沉甸甸的。

  数据最有说服力。据初步统计,2015年,柳南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540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8亿元,是2010年的3.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6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60亿元,是2010年的2.8倍;财政收入达37.01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049元,是2010年的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116元,是2010年的1.9倍。柳南区的大发展跻身广西县区前列,为实现“十三五”蓄积了动能。

  句号背后是“四个打造”的支撑。掀开柳南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四个打造”亮出了新精彩——“广西县区最强先进制造业基地”垒起新台阶:规模以上企业131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7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0家,产业集聚力 、吸引力 、竞争力明显增强;河西工业园区获批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高新动力”;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工程机械)示范基地”,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突破155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广西工业强区……“广西县区最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聚集新实体:大力发展“互联网+”模式,加快电商创业培育,嘉航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园,62家企业入驻;“路港信息网”“家之宝”等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引进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华南城乾龙物流集团,建设乾龙江航物流园项目;广西汽车贸易园被商务部评为“全国百强市场”,全市汽车公路配送物流运量80%集中在柳南区;辖区内拥有3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柳邕”农贸批发市场(一期)投入运行,“菜篮子”日趋丰富;柳南万达广场项目落地并全面开工,多功能城市综合体辐射效应初显成效;金绿洲星光大道项目顺利推进……“广西县区最美新农村”展现新画卷:“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生态优势凸显 、生态红利释放,“百姓富 、生态美”渐变现实;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给农业现代化提速增效;“韭黄炒鸡蛋”炒出了“品牌效应”“特色名镇名村”焕发多彩霞光……“广西最富裕城区”有了殷实的家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位居柳州县区之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6000元……钱袋子越来越胀 、荷包愈来愈鼓。

  一个个破折号诠释克难攻坚“柳南钥匙”解开问题之锁

  “就算有九十九个困难,只要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就不困难!”柳南区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十二五”新篇章中标注了破折号,诠释了铁一般的“硬度”。

  新常态有新挑战,新挑战蕴藏新机遇。如何把新挑战转化为新机遇柳南区配备了五把“万能钥匙”——创新钥匙 、改革钥匙 、服务钥匙 、开放钥匙 、实干钥匙。

  惟创新者强。柳南区创新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重点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 、高端工程机械 、智能装备 、先进农机装备等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鼓励企业创新 、科技创新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让“创新阳光”驱散眼前发展的愁云。 惟改革者进。柳南区按照顶层设计的改革“路线图”,敢于先行先试。推进社会治理改革,率先在全市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率先推进社区本土化 、退休化 、技能化“三化”改革。加快教育管理改革,推行集团化办学和公办民营模式,学前教育办学的“柳南模式”推广。率先在广西推行公务用车改革试点工作,拍卖和精简公务用车361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取消3项行政许可项目 、41项非行政许可项目。

  搭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型政府。用政策服务等“一揽子”服务的外力助企业闯过难关。建立与企业常态化的对接和服务机制,开展“送服务上 门”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促进稳增长。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成立了柳南区社会组织孵化和管理中心,目前已成功孵化从事民间矛盾纠纷调解的“和事佬”说和事务所等一批“社会组织群”,推行“百姓点菜 、政府买单 、社会力量参与”模式。

  新常态下,只有开放,才能辟出另一条路。柳南区鼓励企业沿着“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联动开发。

  实干兴业。柳南区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的新动力,把“实”精神体现在发展环境的打造上 、体现在推动经济科学发展上。

  一个个感叹号蕴含民生情愫“民生行动”让百姓共享获得感

  一个个感叹号在柳南区“十二五”的新篇章闪耀光芒。这感叹号有“心中有民”的情怀 、有“民生行动”的全面 、有“民生质量”的提升 、有“民生福祉”的增进。

  民生之道民为先。柳南区用大投入织实“民生网”,坚持每年将新增财力的3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5年共投入1.82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50个,取得“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惠了民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兜了底 、救助体系日臻健全利了众 、精准扶贫有效推进到了户 、‘平安柳南’深入推进护了‘家’”的成果。

  民生与发展始终同频共振。2015年柳南区投入教育发展经费约4.7亿元,是2010年的2.4倍。组建四大教育集团,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入开展“老有所养”工程,到2015年,柳南区已有8个民办养老院 、30家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民生与发展始终相向而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让百姓看得起病 、看得了病 、看得好病。投入100多万元配置装备,在广西率先建成3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站,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抓好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民生与发展始终同步推进。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加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服务,让群众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与时代一起成长 、进步的机会。

  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 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和公正廉洁执法,立体化 、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形成。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接访制度,落实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制度 、重点案件回访制度。加大安全综合监管力度,开展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及综合治理,构筑“横到边 、纵到底”的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安全社区建设,辖区有6个镇(街道)获得自治区安全社区,顺利完成“十二五”安全社区目标,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015年柳南辖区110案件接报警情12091起,同比2014年下降8.04%,实现连续三年下降。其中,“两抢一盗”警情938起,同比2014年下降37%。

  群众安全感从2014年的全区排名80位上升到51位,单项安全感提升幅度在全市排名第二。

  一个个着重号体现党的建设“红色引领”推动发展行稳致远

  “十二五”时期,柳南区“党的建设”篇上标了许多着重点。透过这些着重点,可知柳南区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可见柳南区党的建设累累硕果。

  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改革发展就进一步。

  “十二五”时期,柳南区注重理论强身,用“五大抓手”加强党的建设。抓好中心组学习,让先进理论入心入身入行;抓深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形成新作风,助推新发展;抓持续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推行“五重”(重点工作 、重要项目 、重大事件 、急难险重任务 、重要岗位)考察法,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执行力进一步增强;抓推进“一报告两评议”,进一步健全干部多元监督体系;抓深化行动学习,组建内训师团队,实行动态全景式干部全员培训和“政校联合”专业化培训,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基层党建在“五大创新”发展。创新开展党建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双级双向联述联评联考工作,完善基层党建责任体系;在全市率先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创新探索党代表履职常态化机制;创新突出“产业链上党旗红”主题,组建“两新”党组织199个,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创新整体推进综合党建示范带(片)建设,打造基层党建品牌;创新深化村、社区党组织“创星升级”活动和村级活动场所“六个一”建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凸显。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用“五大坚持”厚植政治基础。坚持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规范纪检监察内设机构设置;坚持不懈推动作风转变,部署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约谈、科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述责评议等,用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五菱社区等3个基层单位被列为自治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坚持高压反腐态势,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一个个省略号为“十三五”蓄力“五大理念”引领“柳南号”远航

  发展无止境,民生在路上……省略号成了柳南区“十二五”新篇章中亮丽的标点底色。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给“柳南号”在“十三五”的远航加了马力、添了动力。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柳南区在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引领下,开启了新航程,正迈向新征程。

  2015年蓄力,2016年发力,“十三五”奋力—— —今年1月12日,乘着“十三五”开局的东风,柳南区招商引资的柳钢熔剂产能扩大项目签约。

  柳南区还将循着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的路径,大力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在打造区域 性交通枢纽上争当“急先锋”,勇于打头阵,力争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柳南区将继续全力推进“四个打造”,全面建成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的广西经济强区和全面发展先行区。重点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施“123”工业发展战略。“一个核心”即建设广西柳州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大支柱产业”即重点发展汽车和工程机械整机及配套产业;“三个新兴产业园”即创建智能装备产业园 、新材料与循环经济产业园 、高新技术生态产业园。

  实施“122”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

  “一圈”即飞鹅商圈;“两路”即柳工大道和瑞龙路(即原西外环路)沿线商贸 物流群;“两片区”即潭西片区 、旧机场片区发展战略。发展各类新兴服务业态,完善片区商业中心功能,成为全市核心商业中心之一。

  实施“121”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以建设“广西县区最美新农村”为目标,加速推进“一区两带一道菜”建设发展战略。“一区”即金太阳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两带”即山 、水休闲观光带(文笔山观光旅游带,滨水休闲景观带);“一道菜”即“蛋鸡炒韭黄”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韭黄 、蛋鸡 、果蔬种植 、星级农家乐等现代生态特优农业产业和城郊林下都市型休闲观光旅游业,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闫友明陈勋文/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