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以“富硒”为抓手的特色效益农业,初步建立起了集生产、加工、销售、监管为一体的富硒产业链,使“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有效地提高了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在八步区贺街镇大鸭村富硒淮山种植示范基地里,几名农民在田里正忙活着。这片100多亩的本地迟熟淮山,硒含量为0.02——0.2mg/kg,是名副其实的富硒有机产品。村民黎大姐告诉记者,如今基地的淮山供不应求,卖价比市场价格高了好几倍。
据了解,硒是人体生理必需的微量元素。临床实验证明,人体一旦缺硒,可引起一些重要器官功能失调,导致诸如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面对富有前景的“硒”望产业,我市印发《贺州市生态有机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全市生态有机富硒产业。
如今,我市利成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富硒水稻500亩,昭平县黄姚镇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生产富硒水稻300亩,产量达210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富硒农产品生产试验7个,建设示范基地9个,示范面积达1100亩,开发的产品种类有7个,参与富硒农产品开发的企业有5个,生产出富硒农产品数量356吨,富硒产业总产值586.9万元,进一步让农民群众鼓起了“钱袋子”。
此外,我市还建立企业富硒产品生产登记制度、检验制度和追溯制度,加强富硒产品生产流通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打造一批“品质优、叫得响、市场俏”的富硒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地域品牌的知名度。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电视剧《股份农民》剧本改编研讨会侧记:向世界展示贺州元素
1月的贺州,寒意袭人,市委5楼会议室里却是一番暖意融融的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影视名家齐聚一堂,就3月将在贺州开拍的电视剧《股份农民》进行剧本改编研讨。 【详细】
贺州:精准扶贫识别完成率达99.8%
去年10月以来,广西贺州市大力开展精准扶贫识别工作,目前已完成精准识别第一阶段的入户调查评分21.3332万户,完成率达99.8%。在精准识别前提下,当地产业扶贫、生态移民扶贫、示范村建设、旅游扶贫、革命老区扶贫等模式也取得实质性成效。 【详细】
贺州柚子市场逐渐升温
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市水果市场逐渐进入销售旺季。日前,记者走访市区发现,大批外地新鲜柚子涌入贺州,柚子销售市场开始升温。 【详细】
贺州市第二水源项目全面开工
1月5日,记者来到平桂管理区黄田镇路花村路花水库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看到,随着建设单位负责人一声令下,瞬间鞭炮齐鸣,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挖掘机、推土机机声隆隆。我市第二水源项目——路花水库工程项目宣告全面开工了 【详细】
贺州已竣工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313个
2015年,我市各级林业部门按照《贺州市2015—2016年村屯绿化工作实施意见》,积极与扶贫、移民等部门沟通,大力推进村屯绿化建设,打造“青山绿水生态美”良好生态品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