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莫艳萍 周 珂 蒋予昕 李 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摘自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新常态,新变化;新征程,新动力。

  去年以来,广西贯彻落实“三大定位”,走活广西这盘棋,奋力绘就富民兴桂壮美画卷,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多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量化指标和工作重点,不仅为实现国家“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和未来5年发展定下基调,也为广西发展指明了大方向。

  “改革”“创新”“创业”“动能”“引擎”等高频词,创新型领军企业、质量强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柔性化生产、光网城市、大众旅游时代等一长串新词,不仅蕴含理念之变,更折射路径之变。

  这些变革和变化,同样也是未来5年广西的使命和征程。开局之年,广西更需顺应新常态,重塑新动力,扬帆破浪行,共筑繁荣梦。

  创新驱动 培育新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出现了61次,创新能力不足也恰恰是广西最薄弱的环节、最大的制约。

  1.68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2333亿元的财政收入、10个千亿元产业、15.3:45.8:38.9的三次产业结构、26家百亿元企业、4289公里的高速公路、超1700公里的高速铁路、5086公里的铁路……

  翻开广西发展成就,这些数字既是广西的底气和现实,也暴露了广西的短板和不足。

  刘新文、黄日波、白松涛等委员由此指出,进入“十三五”,广西的资源、土地、劳动力成本等要素瓶颈制约加大,发展动力后劲不足,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广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走创新发展之路。

  黄方方代表表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解决动力转换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草根创新、人才创新,构建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建设创新型广西。

  据介绍,未来5年,广西将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创新突破,将在能源、农林、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培育建设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推动政府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将构建“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培育一批众创空间;实施创业创新行动计划,打造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

  深化改革 释放体制活力

  如何扎紧“制度之笼”,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的重点。

  李彬委员认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新机制,释放改革红利。尤其要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激发投资主体活力。

  不少代表委员指出,慵懒散浮拖是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的一个突出问题。据了解,为让公职人员履好职,尽好责,今年贺州将在市乡县镇村5级全面推行“马甲制”,1万多名公职人员将佩戴行政记录仪上班。

  “右边佩戴身份识别牌,标注单位、职务、名字,亮明身份,左边是记录仪。”上班时,公职人员对群众的态度如何、对群众的诉求解答是否准确、是否利用权力寻租、是否办私事……将被实时记录、传送到后方的大数据平台。公职人员遇到难题,也可向平台求助,平台的咨询总监将提供包括土地、规划、建设等等政策解答支持。“如果干部被无端攻击,我们会保护,如果干部刁难群众,就会被处分。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赵德明代表说。

  “十三五”期间,广西还将在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国资国企、非公经济以及农村、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陆续推出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革除体制弊端,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开放带动 激活蕴藏潜力

  只有开放,才能拥抱世界。

  “开放蕴藏着广西最大的发展红利,开放活了,广西整盘棋也就活了。”杨道喜、肖莺子、阎保平代表均表示,广西应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提高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黄方方代表介绍,“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加快构建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产业合作基地、开放合作平台、人文交流纽带和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建设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完善交通、产业、开放、金融、城镇、生态等支撑体系。

  尽快打通缺失路段,建设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南宁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海上东盟、陆路东盟、衔接“一带一路”、连接西南中南、对接粤港澳“五大通道”,建起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油气管网“五张网络”,形成内畅外通、便捷高效的“一中心一枢纽五通道五网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将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新型贸易方式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转型升级 开启新旧“双引擎”

  产业转型升级,转出一片新天地。

  杨和荣代表认为,我区传统产业比重大,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超90%,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产业仍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且大多数新兴产业也是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当前传统产业增速下滑,原因不是没有市场需求,而是创新能力不强,一旦注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将焕发巨大生机。我区正全力推进铝业、糖业的“二次创业”,努力让“老树发新芽”。

  彭钊委员也指出,广西应着力培育新动能,集中力量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确保新兴产业增速高于传统产业增速,新动能的增强超过旧动能的减弱,缩短新旧动能转换期。“十三五”时期,广西必须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手抓、双促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新旧“双引擎”。

  绿色为底 增添发展持续力

  以绿色发展为画笔,绘出美丽广西图景。

  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广西的突出优势、亮丽名片、宝贵财富。绿色发展是广西“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也是发挥我区生态品牌优势的重要途径。

  “有色金属之乡”贺州近几年以生态立市,打“生态牌”“旅游牌”“粤港澳牌”,发展“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老”四大新型业态,绿色发展为贺州增添了发展的持续力。

  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广西的森林覆盖率达62.2%,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8.5%,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93.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7.2%,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黄格胜委员和黄方方等不少代表均表示,“十三五”期间,广西要坚持生态优先,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持续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扎实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转型发展之路。

  两会热点快评

  让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潘云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同样,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只有理念正确、方向明确,发展的步子才会稳健,发展的动力才会强劲。

  “改革”“创新”“惠民”等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词语,成为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也引发代表委员广泛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为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和未来5年发展定下了基调,也为广西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

  实现广西“十三五”奋斗目标,首要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广西实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战略,解决动力、定位、功能、发展方式转换等问题,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脱贫三大攻坚战,补齐发展短板,让五大发展理念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带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广西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启航“十三五”,激活新动力,必须找准差距,定向发力。为此,“十三五”期间,广西将构建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建设创新型广西;进一步革除体制弊端,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等。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要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广西发展的具体路径,需要我们同心戮力,实干担当,一步一步地走出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