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讯(记者/莫迪)分股分红不分地,得钱又得闲。扶绥县渠黎镇大陵村渠芦现代农业合作社在去年3500亩“双高”基地的基础上应村民强烈要求今年再“扩编”1000亩。得益于农业合作社的推广,截至4月26日,崇左市落实“双高”基地面积38万亩,种植甘蔗面积37.74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成本趋高日益威胁着“糖都”崇左的支柱产业,当地以“双高”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提升糖料蔗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水平,降低糖料蔗生产成本,提高蔗农收入。
从2015/2016榨季开始,崇左市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走上田间地头,把“双高”基地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市委书记刘有明说,大陵村渠芦屯农民合作社经营“双高”基地模式,让农民参与甘蔗“双高”建设热情高涨,合作社的范围甚至已经扩散到周边村屯,成为崇左市推广的主要模式之一。他认为,农民是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最重要的主体,要找准能人或领头人、组建农民合作社,培育现代经营主体。今年,当地农业合作社已超300家,成为“双高”基地建设的主力军。
渠芦现代农业合作社积极争取资金扶持,打造以水利化为核心的“双高”基地示范工程。利用各项惠农政策,争取包括水利化项目、土地整治“以奖代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资金,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模式。
为了保障水利工程长效运行,合作社实行专人管理制度,落实3名社员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员,负责执行合作社的决策,按照灌溉设施操作规程和轮灌制度,具体操作用水、施肥、施药等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保证甘蔗水肥供应充足。
“土地入社以后,农民即成为股东,有股份分成,如果到合作社当工人,还有工资收入。此外,我们在项目区间套种西瓜等经济作物,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收入。总之,我们遵循‘分股分红不分地’原则,最大限度实现社员收益最大化。”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长吴山林乐说。
在此基础上,崇左市还力推“跨屯并地,农户联合经营”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村屯之间有部分耕地相邻或交叉,在建设“双高”基地过程中,多个集体经过协商,将“插花地”实施“小块并大块”,各村屯按原有面积就近经营,由农户联合组建的合作社统一实施土地整治和水利、道路建设,种植甘蔗。
而在大新县雷平镇那岸村上吝屯,全村农户分成3个小组,每一组负责管理全村全年的甘蔗管理任务,每3年轮换一次。为了奖勤罚懒,村里成立甘蔗生产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监督全村甘蔗生产的农资采购,严禁短斤少两或虚报高价等现象。以每亩5到6吨作为基数,超过的部分,算作管理人员的一年报酬。超产量多,报酬就得多。如果达不到这个基数,当年只享受集体分红,没有报酬。这样做以后,在外打工的人不用担心自己家的地撂荒,在家的老人也能安享晚年,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凭着入股土地也有收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崇左首季投资增速领跑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崇左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05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居全区第一。在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后,该市投资增速继续领跑全区。 【详细】
崇左新闻战线充电“2.19”重要讲话精神武装舆论头脑
2月22日,崇左市市、县两级宣传干部、新闻工作者代表50多人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使大家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48字要求,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切实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一批 【详细】
崇左市“边贸扶贫”显边城特色
结合边境地区地缘优势,广西崇左充分利用国家边境贸易优惠政策,以“边贸扶贫”为突破口,组织边民积极参与边贸,打造并完善“合作社(互助组)+边民+企业+金融”模式,走出了一条“边贸扶贫”的新路子。 【详细】
崇左农行到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农行崇左分行积极履行“服务三农”使命和社会责任,4月15日崇左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农硕汉率江州支行、三农金融部负责人深入扶贫联系点江州区那隆镇仁里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与“结对”帮扶贫困户直接面谈,了解贫困户家庭劳动力、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产业意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