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梁宇华在桂林市龙胜各组自治县拐江村向村民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资料图
“江海相伴,山水相依”——在旅者眼里,广西是名副其实的水墨之乡。
“大山莽莽,道路曲折”——在山区群众眼里,广西恶劣的自然条件却是他们奔向致富路的拦路虎。
广西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身,截至2015年底,广西尚有452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困村、54个贫困县。按照中央的要求,这些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要于2020年之前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广西明确2016年要完成120万人的脱贫任务和1000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的脱贫摘帽。
挪穷窝 异地搬迁立根基
2016年,广西将有33万山区群众通过异地扶贫搬迁离开“喝水靠天、出行靠脚”的山窝窝。
记者从自治区扶贫办获悉,2016年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79721户、330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72397户、300000人(含2014、2015年自治区下达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0万人),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7324户30000人,搬迁对象涉及全区12个市、70个县(市、区),其中,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不含“天窗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搬迁243666人,占搬迁总数的73.8%;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天窗县”、享受待遇县搬迁66392人,占搬迁总数的20.2%;其他面上县搬迁19942人,占搬迁总数的6%。
据介绍,广西易地扶贫搬迁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安置方式。集中安置方式主要包括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乡村旅游区、中心村安置和其他安置等,占安置总规模的93.9%。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
为了完成好2016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广西加强入户调查摸底工作,根据新一轮精准识别成果,对列入2014、2015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对象和2016年计划搬迁对象重新核实,明确具体人员名单及建设规模。
对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按每人不低于2.4 万元的基准标准予以补助,同时给予最高1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同时,精心实施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配套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加强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立下坚实的根基。
广西贫困人口地市分布表。自治区扶贫办供图
伸援手 “量体裁衣”扶真贫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以地理区域为扶贫目标的扶贫方法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年年贫困年年扶,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尴尬时有发生。
为杜绝“富人戴帽”等情况发生,广西协调组织编办、公安、财政、国土、住建、国税、工商等部门,采用大数据技术联合开展财产检索和数据清洗工作,把精准识别采集到的约2000万条农户信息,与各部门提供的检索数据1900万条进行734万亿次比对分析,检索出可疑农户51.7万户,涉及家庭成员62万人,其中31万人有车,3万人为财政供养人员,1.7万人购置城镇土地,8.8万人开办公司,18万人购置城镇房产。为确保检索结果准确,又把检索结果返回各县核查,通过工作队员告知农户并组织召开评议会,评议确认符合“一票否决”条件农户20万户,由自治区统一剔除。加上“两评议、一公示”环节否决的70万农户,本轮识别共否决农户90万户。“两评议一公示”环节结束后,采取“查”“核”“比”方法对各县上报数据逐项核对,录入汇总全区农户评估信息。全区涉及精准识别的105个县(市、区)488万农户,经审核、清洗、财产检索等环节“五上五下”核查(即五次上报审核五次返回修改),生成全区《精准识别一分一档统计表》农户总数为336.23万户。
1000个贫困村已全部落实到到市、县、乡、村,120万预脱贫贫困人口已全部落实到到户到人。为进一步强化责任,广西组织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并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脱贫责任,让扶贫工作真正做到“量体裁衣”。
此外,广西还通过派驻3万多名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全面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制定完善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加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考核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对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精准帮扶大培训,提高帮扶能力,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督促各市、县、乡、村配齐配强扶贫队伍。
同时,实行最严格的扶贫考核督察制度,对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一票否决”。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把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深入推进“千家民营企业扶助千个贫困村”和“青春扶贫”等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支持扶贫。
广西贫困人口最主要致贫原因统计表。 自治区扶贫办供图
拓富路 千方百计促增收
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糖料蔗、水果、蔬菜、食用菌、桑蚕、茶叶、油葵、中药材等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产业,实施一批“短平快”增收项目。目前广西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6.5亿元,发展桑蚕、茶叶、油茶、核桃、水果等特色产业,力争带动270万贫困人口增收。同时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自治区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和新增安排财政资金,每年筹措 1 亿元,扶持贫困地区新引进且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给予“免征 5 年、减半征收 5 年”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等优惠,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带动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区 54 个贫困县 (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各发展 2-5 个特色优势产业。
为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广西鼓励贫困村旅游开发经营户开展小额融资,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的生产性贷款,对新创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成效显著的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奖励 100 万元,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奖励 50 万元、五星级农家乐奖励 20 万元、四星级农家乐奖励 10万元。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脱贫,力争到 2020 年,扶持 550 个贫困村发展旅游业,实现 20 万人脱贫,全区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 80万人脱贫。
在如火如荼的电商热潮中,广西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发展电商扶贫。力争到 2017 年实现快递物流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辐射到村,物流配送 48 小时内到达村(屯)。到 2020 年,贫困地区基本实现县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工作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购买产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 20%以上。
此外,广西还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四级联创工作,将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与银行贷款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建立贫困户个人信用档案,力争使全区8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信用贷款落实好金融支持政策,为龙头企业、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贷款、财政贴息等支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外向型经济生机勃发
近年来,广西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引进来”“走出去”,着力提升广西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外向型经济发展生机勃发。 【详细】
北海林纸一体化项目首期投产 系广西最大外资项目
6月16日上午,我区开放发展传喜报:总投资16亿欧元的斯道拉恩索北海林纸一体化项目,首期工程在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正式投产。该项目是欧盟对华投资的重大项目,也是我区目前最大的利用外资项目。芬兰、瑞典的官员及两国驻华大使到场祝贺。 【详细】
凌云:扶贫鸭苗助贫困娃娃“上学梦”
作为今年全县17个贫困村要脱贫“摘帽”之一的那洪村第一书记后援单位,凌云县信访局班子领亲自多次深入村屯,实地调研走访,摸清村情民情,并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和贫困村民户户见面,为帮扶对象制定具体的帮扶规划和帮扶措施,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切实扶 【详细】
降雨致广西35.2万人受灾 19条河流29站次洪水超警
6月中旬以来,我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暴雨洪水造成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洪涝灾情。据自治区民政厅初步统计,截至16日18时,全区共有10市48个县(区、市)35.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3万人。另外,龙江、柳江、黔江、桂江、贺江等19条河流29个站次发生超警洪水。针 【详细】
广西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将举办
6月16日上午,广西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广西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将于6月23-25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由自治区农业厅、投资促进局和广西农科院联合主办,自治区相关厅局协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