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讯 (记者/唐广生 实习生/黄丽芬)加工车间机器轰鸣,烘干车间蒸汽腾腾……日前,记者随自治区政协提案督办小组到贵港市港九粮食制品有限公司采访,看见那里马铃薯米粉生产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用马铃薯全粉按比例做成的米粉,每公斤卖到25元,通过电商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
冬季平均气温为13.3℃-20℃,毗邻粤港澳及东南亚市场,常年超过1000万亩冬闲田地——广西冬种马铃薯条件得天独厚。据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人员介绍,2015/2016年度,广西共种植马铃薯100万亩,产量130万吨,折粮60万吨,助农增收30亿元。目前,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大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是全国马铃薯主粮化产业三大地区之一。
为发展冬种马铃薯,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厅把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人员编制出台了国际上第一个“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层层签订责任状,近3年累计投入1.1亿多元专项资金,建立了150个以上高标准千亩连片示范点;扶持马铃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开展一体化经营,共开办培训班2000多期次,培训农户40多万人次;自主创新集成了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幼龄果园、新植蔗间套种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等先进实用技术;选育了广西首个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填补了广西无本地马铃薯品种的空白;实施“非粮变粮、粗粮细做”项目,在马铃薯主产区建立加工生产线,大量加工“马铃薯米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形成的一整套冬季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体系,平均亩产超过全国水平近一倍。农业部三度在我区召开现场会,推广广西经验。多次前来考察的国际资深马铃薯专家孙慧生曾说:“广西冬种免耕马铃薯种植是一场农耕革命,创新世界模式。”
目前,我区已锁定“十三五”冬种马铃薯目标:面积150万亩以上,总产量225万吨以上。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实施驾考制度改革 推行先培训后付费模式
近日,自治区公安厅、交通厅联合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驾驶培训机构全面启动计时培训、计时收费模式,积极推行先培训后付费模式。 【详细】
广西创建特色农业示范区917个 完成投资194.4亿元
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我区加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启动创建示范区917个,共完成投资194.4亿元。 【详细】
共建网络空间 广西大有可为
“目前,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广西在中国-东盟网络信息互联互通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庄荣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详细】
上半年防城港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广西第二
据国家统计局防城港调查队日前调查,今年上半年,防城港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3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3元,增长11.3%。 【详细】
2016年广西棚户区改造已开工13万余套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8月4日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7月25日,2016年广西棚户区改造项目已新开工13.36万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3.5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