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实时监控、溯源管理、远程控制、智能决策……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农业农村经济加速融合,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当农业变得“智能”,基于数据化、在线化的新农村和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民也在跨越发展中应运而生。

  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传统农业

  近日,在浙江温岭召开的农机信息化工作会上,两台特别的收割机引来“围观”。装配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收割机不仅会统计,还会管理。通过摄像头,种植大户可以看到自家的田地里哪一块收割了多少、产量如何。

  当前,信息技术、科学原理、现代装备等正改变着传统农业。在大数据的精准“计算”下,农业的各项资源要素被优化配置,甚至连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都能够被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曾经繁重的农事活动,代替以轻点鼠标,优雅完成。

  近些年,我国农业系统建立起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共享平台,内容涵盖生产、市场价格、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成本收益、农垦、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和农村能源环境等方面。通过“金农”工程建成运行的系统有36个,平均每天信息更新量达30多万条,现有数据库存量信息近9亿条。

  农民借助信息化从传统单一的生产者向生产经营主体转变

  山东聊城90后女研究生孙云朵在看到乡亲们为葡萄滞销发愁时,返乡创业卖起了葡萄,她通过电子商务公司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乡亲们的葡萄还没下架就被订购一空。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上网“触电”,也因为能够“触电”,越来越多像孙云朵一样的人,愿意回乡做新农民。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农民培育互联网思维,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农村网民数量达1.9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32.3%。农民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从传统的单一的生产者向生产经营主体的转变,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正在壮大。

  搭乘信息化的快车,“互联网+”已经成为强农惠农的一条现实途径,特别是农业电子商务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已经显现。浙江遂昌将农业电商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变区位劣势为生态优势,连续多年农民增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甘肃成县依托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把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走上了电商扶贫的路子。

  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架起了通往未来的桥梁

  江西省新余市农民王利民发现,曾经办点什么事都要往城里跑的生活,突然变得方便多了。代缴水电网费,网购农资和日用品不说,种水稻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病虫害和气象预测信息等都可以从开在村头的益农信息社得到。

  2014年,农业部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南等试点省份的22个试点县建成一批村级信息服务站。益农信息社全方位向农民提供政务、电子商务等服务,同时在农村寻到了商机、拓展了市场。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说:“‘互联网+’的大潮已经到来,给农业实现跨越、赶超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宽带中国”战略将在农村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创新领域,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架起了通往未来的桥梁。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