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龚福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5月3日,钦州市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久隆镇黎屋牛江坪片区,840亩的甘蔗芽已破土而出,在黄土地上吐出一抹嫩绿。冒出新绿的田垄之间,机耕道路、排水渠、灌溉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这个‘双高’基地基本实现糖料蔗种植规模化、水利现代化、良种良法化和全程机械化。”钦南区糖蔗局局长李林高说。

  这是钦州开展“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两年多来,钦州市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实现“双高”糖料蔗基地从无到有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双高”基地已实施土地整治面积4.5万亩,良种良法面积4.1万亩。

  土地流转整合是推进“双高”基地建设的关键所在。为了冲破村民思想观念陈旧、土地面积狭小等难题的束缚,加快推进“双高”基地建设,钦州市在现有蔗区的基础上,采取“合作社+农户+平台公司”等模式,转变原来单靠流转土地交由种植大户或合作社、农业公司经营的方式,改由农民自愿参与合作组织。

  同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蔗农800-1000元/亩不等的补助,鼓励农户参与到“双高”基地建设中来,让农户成为“双高”基地建设的主体。目前,该市种蔗的农户近7万户,从事甘蔗生产的人数超过10万人,种植甘蔗成为蔗区许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刘忠林是钦南区那丽镇马鞍岭村的种蔗大户。说到他的蔗田,他最引以为豪的是机械化种植:“大型拖拉机耕地能让土壤疏松透气,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抗风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刘忠林说,与传统浅耕种植方式相比,深耕50厘米左右的蔗地每亩可增产甘蔗2吨左右。“甘蔗联合种植机能一次完成开沟、切种、摆种、施肥、洒水、盖膜、覆土、压实等8道工序,比传统人力作业快15倍以上,还有效提高了甘蔗的抗倒伏能力。”

  机械化耕种带来丰厚的收获。去年,刘忠林种植甘蔗面积600多亩,纯收入超过100万元。在钦州市,像刘忠林这样的种植大户还有很多。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户们看到了发展甘蔗生产的光明前景,种植甘蔗的热情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有效扭转甘蔗产业日趋下滑的窘境。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制约“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的“瓶颈”,为了破解这道难题,钦州市各县区在推进“双高”基地土地整治、水利化建设过程当中,通过组建或指定委托某一建设平台,与各“双高”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专门负责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土地整治、水利化建设进程,有效地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双高”基地水利化项目建设约4万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