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21日电题:光秃石山渐披“绿装” “产业革命”带富百姓——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蹲点记
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记者近日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蹲点采访发现,由于坚持脱贫攻坚与石漠化治理同步推进,通过产业扶贫等手段带动群众脱贫,当地正发生巨大变化。
“掐指一算,去年我家总收入竟超过5万块”
从过去种苞谷赚不到钱到2016年家庭收入超过5万元,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村民王顺友通过土地、技术入股一家农业公司,一举摘了“穷帽”。
王顺友曾是贫困户,家有4.8亩地,过去种苞谷和洋芋挣不到钱,苞谷地还变成“秃子山”。后来,他将土地入股到当地农业公司种植猕猴桃,合同期限20年,前五年每年可获土地保底分红2900元。他还入了技术股,参与基地管理,一年保底工资4.8万元。“掐指一算,去年我家总收入竟超过5万块,预计今年还会更多!”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涉及云南、广西、贵州三地15个州市的数十个县区,是我国石漠化分布最集中,也是面积最大、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片区。“十二五”期间,该片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816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98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1.5%下降到15.1%,治理石漠化面积近4000万亩。
近年来,这里的脱贫攻坚步伐进一步加快。据农村贫困监测数据,2016年片区8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9%,片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12元,较上年增长9.7%。
“既是一场产业革命,也是一场‘绿色革命’”
记者蹲点采访发现,部分石漠化山区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将脱贫攻坚与石漠化治理相结合,昔日光秃石山逐渐披上“绿装”。
“这既是一场产业革命,也是一场‘绿色革命’!”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项目处处长邓妙宏说,广西片区通过大力发展核桃、芒果、毛葡萄、茶叶等特色产业,带动片区贫困户44.72万户161.37万人,特别是核桃面积已发展到241万亩,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芒果面积13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种植基地。
在广西天峨县曾经严重石漠化的山区,各处石山上乔木、灌木郁郁葱葱,连山脚下的村屯农家也被绿色包围。天峨县委书记陆祥红说:“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84%。我们在大力脱贫攻坚的同时,倾力呵护一方绿水青山,让群众靠‘绿色收入’脱贫致富。”
“江南煤海”贵州六盘水市实施“三变”(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当地生态环境好转,“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造福一方群众。“苞谷下山、果树上山,集体土地、水域入股,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修复、涵养生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六盘水市委副书记魏雄军说。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实施“三变”改革至去年底,六盘水贫困人口从60.37万人减少到31.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3%下降到11.9%;建成猕猴桃、刺梨等农业产业基地3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5.4%提高到52.77%。“‘三变’改革使农村资源成为‘源头活水’,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享受改革红利,加速脱贫致富。”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说。
云南省将石漠化治理与精准扶贫相结合,2016年在片区实施岩溶治理面积430.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31%提高到2016年的42.5%,是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区域。
补强脱贫“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难啃的“硬骨头”。截至2016年底,片区还有贫困人口312万人,仍是全国14个片区中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片区。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仍面临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生态修复压力大等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等进行化解。
在今年3月于广西河池召开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说:“201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2016年增长40%以上,其中60%以上资金将投入到片区。”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要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快补上村屯道路、饮水安全、住房、网络宽带等“短板”。还要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加快石漠化治理力度,让贫困家庭“挪穷窝、挖穷根、换穷业”。
“接下来要大力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创新干,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落实到位,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云南省文山市委书记李云龙说。(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上思县]脱贫攻坚观察:贫瘠土地上“绣”致富图
上思县有贫困村32个,2016年全县实现1261户5386贫困人口和6个贫困村脱贫,2017年要实现5777贫困人口和整县脱贫摘帽任务。 【详细】
[桂平市]整合资源啃“硬骨头”
6月11日,天气炎热,桂平市蒙圩镇棉宠村产业基地一片火热的施工景象,40多岁的唐春成正开着车运送建筑材料。唐春成家住棉宠村,家境并不好,不大的房子里没有多少家什,但满墙壁的学生奖状却引人注目。他家是当地的贫困户,国家“雨露计划”、助学贷款等扶持措施,解决了 【详细】
补短板 破难题 谋发展 河池“三大攻坚”成效显著
6月16日,河池市四家班子领导、市直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集聚都安瑶族自治县,总结交流该市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产业转型升级攻坚“三大攻坚”半年来的心得,畅谈下一步工作。与会人员到扶贫一线、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参观,观看专题片,作 【详细】
[南丹县]脱贫攻坚观察:在最穷的地方造最美的风景
南丹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是白裤瑶聚居区。全县今年要完成35个村2.4366万人脱贫摘帽,其中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占80%以上,贫困面之广、程度之深,全区少有。按常规思路,最贫穷的地方,扶贫规划相对较低。但南丹打破常规,敢想敢干,要把白裤瑶聚居区建成旅游扶 【详细】
罗城县委书记蓝启章:勇于担当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青春
6月14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召开全县2017年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会议,分析研判解决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扎实推进罗城脱贫攻坚、农村稳定和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县委书记蓝启章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县委副书记覃展主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