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3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韦选耀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民安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忠山再一次购进500羽种鸽投入养殖发展。2016年初,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忠山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发展“短平快”产业,年纯收入近2万元,成功脱掉了贫困帽。

  近年来,我市创新推行“党建+助力脱贫”工作模式,把“党建+”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凝聚点,全力激活基层党建“微细胞”,不断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内涵,拓宽精准扶贫工作外延,使党建工作与电商、产业项目、致富本领等有机结合,打造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新引擎”。

  “党建+电商扶贫”。自我市正式启动“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暨“‘七一’红色购物季”活动以来,各县(市、区)深入实施“电商扶贫”行动,推行“电商1+1行动”和“空店”精准扶贫模式,引进“淘宝”“乐村淘”等电商平台,构建乡村级电商服务网格,逐步做到乡有电商店面、村有电商网点,为贫困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2016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创建“党支部+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模式,举办第二届红心香柚节暨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产业扶贫电商直销大直播活动,直接促成红心香柚、香米、香猪等特色农产品成交量5000多吨,成交额1600多万元;天峨县在35个贫困村挂牌建立“空店”,收购贫困户的土鸡蛋、蔬菜等土特产品,辐射带动1400个贫困家庭受益。

  2017年6月19日,凤山县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党委,这是我市首个成立的电商协会党委,意味着我市“党建+助力脱贫”工作模式已贯穿于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始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电商服务平台、站点500多个,累计购销农产品2亿多元;建立“空店”100多个、“农家饭票”示范店40多个,受益贫困户9000多户;举办“电商扶贫”展销会30多场次,参展电商企业80多家,展销农特产品1000多种。

  我市以“党建+产业项目”为抓手,探索“造血”扶贫新路子。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统领、干部骨干带头、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聚焦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以贫困村优势产业为依托,发挥企业组织的经营优势和孵化作用,采取“长短结合、长短互补”方式,“支部+能人+基地(合作社)+公司”发展模式,帮助贫困村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

  南丹东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农业种养、旅游驻村等方式,对里湖瑶族乡瑶里村348户3000多贫困人员进行帮扶,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在党组织的牵线搭桥下,全市共有207家两新组织结对贫困村148个,实施帮扶产业项目552个,投入资金物资7.95亿元,帮扶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创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5万余人;托管扶贫贷款10亿元,返还分红近8000万元,实现巩固脱贫2.5万多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市创新推行“党建+教育扶贫”模式,从2017年开始,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3万个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的就业技能免费培训,通过开设维修电工、混凝土工、砌筑工、焊工和家政服务等多个工种培训,精准提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技能水平,实现稳定增收。

  自2017年3月我市“党建+教育扶贫”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启动以来,金城江区、环江县与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联合办班培训两期,培训扶贫建档立卡人员达424人,实现转移就业404人,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人员工资最高每月可达7000元。

  如今,各县(市、区)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的政治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就业致富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培训经费近800万元,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0多期,培训贫困人员8000多人,并联系深圳、浙江和广西等区内外70多家企业前来招工,实现训后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90%以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金匀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