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雁山区“种农作物”与“种风景”相结合,打造农业观光型旅游扶贫基地。

  桂林市委领导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走访贫困户。

  桂林市政府领导在灵川县大圩镇调研扶贫产业发展情况。

  ①永福县广福乡广福村25户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瑶胞,告别被大山阻隔半个多世纪的大石山屯,整体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广福村瑶族移民新村。图为瑶胞迁入当天举行长桌宴庆贺。

  ②平乐县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电商+农户”产业经营模式,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

  ③资源县红提种植面积达5.8万亩,成为广西最大的红提生产基地之一。

  ④兴安县引进风能发电项目,带动周边贫困村脱贫“摘帽”。

  ⑤龙胜各族自治县以“公司+农户”产业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凤鸡、翠鸭规模养殖,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750元以上。

  金桔产业已发展成为阳朔县扶贫支柱产业之一。

  荔浦县桔子红了砂糖桔产业(核心)示范区目前已辐射周边10个行政村,总面积5万亩,种植户达9500户,共有1500户贫困户通过加入基地种植砂糖桔走上了致富道路。

  核心提示

  “十三五”以来,桂林脱贫攻坚工作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围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要求,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新机制,打出了一整套脱贫攻坚的“组合拳”,贫困地区呈现出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

  到2020年,桂林市将实现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8.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脱贫攻坚目标。

  1 基础设施先“脱贫”

  在脱贫攻坚战中,难啃的“骨头”是基础设施的“脱贫”。桂林市计划从2017年到2020年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脱贫摘帽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产业扶贫大行动,力争到2020年前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村及所属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用上自来水、装上太阳能路灯,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

  截至今年8月底,该市95%以上的贫困村村委会所在地通了四级硬化路,80%以上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了硬化路,贫困村群众安全出行、安全饮水、生活用电、网络通信、文化卫生设施等基础性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

  2 产业扶贫挑大梁

  桂林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和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按照“全域规划、长短结合、突出特色、合力推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

  《桂林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要求:从2016年起,市级农业产业化资金每年不低于50%用于产业精准扶贫,3年间全市农业产业扶贫资金总投入将达到4亿元以上。

  2016年以来,该市已投入产业扶贫资金近2亿元,惠及4万多贫困户、18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走出了一条具有桂林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之路。目前,该市499个贫困村村村都锁定了受益项目,60%以上的村已完成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

  该市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村通过利用资源、发展产业、盘活资产等办法形成稳定收入来源,通过“公司出资出技术+村委建基地+村集体入股+群众参与”“一店一村一产业”“资金、土地+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

  3 旅游扶贫树样本

  桂林市围绕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托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扶持旅游资源丰富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支持贫困地区参与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最美休闲乡村创建,建设更多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该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桂林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引导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移民搬迁安置新村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生态风光游等乡村旅游。整合农村交通、危房改造、特色旅游村镇、传统村落等项目建设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推进特色民居和特色村寨改造,强化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4 社会扶贫聚合力

  扶贫开发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去年以来,桂林市积极构建多元投入体系,部门、干部和社会三大帮扶力量显出新能量,全市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筹措社会帮扶资金共3亿元,集中投入产业扶贫,投入量相当于“十二五”时期产业扶贫投入资金的总和。

  目前,该市共有100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5.3万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499个贫困村、8.3万贫困户和5.4万名贫困家庭学生。262家民营企业和33个驻桂林部队帮扶了297个贫困村,一些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到脱贫攻坚行列,为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

  5 电商扶贫铺新路

  电商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2015年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桂林市借助创建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大力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通过推行“七一红色购物季”“我为家乡代言”等电商活动,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抓电商促脱贫攻坚新路子。

  2015年,荔浦县、灌阳县入选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2016年,全州、龙胜、恭城3个县(自治县)新入选2016年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两年来该市共有5个县(自治县)入选,是广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最多的城市。

  目前,该市已有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1.5万余人,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农产品收购综合平均价提升了15%,3000多户贫困户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实现人均增收1300多元。

  6 易地“搬”出新生活

  根据《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桂林市“十三五”期间须易地扶贫搬迁群众7420户,共31979人,涉及龙胜、资源、灌阳、全州、阳朔、永福、临桂和雁山等8个县(区)。

  该市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广开安置渠道,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劳务输转、中心村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农民进城进镇经商创业转移一批、用工地接纳户口迁出一批、独居户下山入川整合一批、常年务工吸纳一批,保证安置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今年以来,该市易地搬迁项目的资金落实率、开工率、用地落实率达到100%,项目投资完成率、住房竣工率分别达到了55.68%、50.5%。

  (文/王春楠 邓岩松 刘 艳 图/桂林市扶贫办)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