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广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金句

  “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桂数据

  “小块并大块”破农业发展瓶颈

  “小块并大块”为广西农村综合改革提供了便利,至8月底——

  证

  全区有846万户农户

  完成土地确权登记,

  可颁证率达95.31%;

  流转土地面积900万亩,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744个,

  引进农业企业2007个,

  成立合作组织2578个,

  “农金村办”模式实现乡镇示范点全覆盖。

  集中成片的土地又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供了条件。目前,广西桑园面积达到310万亩,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一位;

  柑橘、芒果、荔枝、龙眼、百香果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近1800万亩,位居全国首位。

  制图:蓝敏

  看广西

  土地整治模式开全国先河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约定“分田到户”,土地“大块变小块”,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黄忠伟,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上龙村弄龙屯人,分田到户时他家6亩地分成了18块,零星的土地只能种植水稻、玉米、黄豆、花生,规模小、成本高,种田效益低。

  1996年7月,因无法忍受土地过于分散带来的高强度劳动,黄忠伟主动和同屯的4户人家就近互换了土地,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承包总面积、只改变地块的地理位置将其整合到一块。当年,别的农户因土地过于分散,收入也就是几百元,而他们每亩达到1000多元。

  黄忠伟成了“小块并大块”的“始作俑者”。后来,群众纷纷效仿黄忠伟等人的做法。当地乡政府因势利导,以屯为单位,以连片田块为基础,以户与户结对并块为切入点,实行“结对并地”,拉开了当地农民群众自发进行耕地“小块并大块”整治的序幕。2010年4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到现场调研后,称赞龙州上龙乡“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模式“开了全国先河”,“在中国是首例”。

  为了帮助农民开展“小块并大块”过程中碰到的修路、修渠筹资难等问题,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先后出台了鼓励农民自发开展耕地整治工作的意见,自治区“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明确了“小块并大块”以奖代补的有关事项,并将种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参与土地整治的建设主体列为奖补对象,奖补资金平均每亩400元,最高每亩达到1500元。

  “以奖代补”极大调动了各地农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耕地整治的积极性。目前,仅龙州县就已完成“并地”18.45万亩,崇左市共完成“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面积30多万亩。

  土地“小块并大块”深刻改变了农民传统的耕作方式,释放了土地活力,实现了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如今,“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已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土地改革试点,两度被写入国家土地整治蓝皮书。

  干群说

  龙州县国土资源局“小块并大块”办公室主任张强:当前过于分散的土地,已成为制约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最大瓶颈。广西“小块并大块”集约化调整,恰恰破解了这一难题,它反映了农民意愿,体现了土地整治的本质特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必要的土地保障。

  扶绥县渠黎镇渠芦村范俊:我家原来的29块零碎土地整合为1大块,甘蔗种植实现了机械化、良种化、水肥一体化,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村里有人将整治后的土地流转给专业公司种植,每年收1000元/亩的土地租金,不用担任何风险,“小块并大块”相当于我们农村的“第二次土改”。

  本报记者唐广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禾火木风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