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1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广西县域经济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广州有1145个行政建制村,乡村资源丰富。在近三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乡村振兴”当属一大关键词。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广州的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获珠三角核心区四连冠,15项专项工作中6项全省第一。报告要求广州“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持续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和表率”,并列出“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度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三大举措。

近日,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通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州“三农”工作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正不断开创新局面。“我们将抓紧研究谋划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让产业更兴旺、农村更繁荣、农民更富裕。”

广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通

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

南都:面对2022年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广州在“稳住农业基本盘”上有哪些新成效,接下来,广州“三农”将如何发展?

李世通:“三农”工作稳中求进,这是我们2022年牢牢把握的总基调。广州“三农”有效克服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经受了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疫情的考验,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

我们连续四年获全省乡村振兴考核珠三角核心区第1名,连续两次获国务院“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等次,连续三年获全省粮食安全考核“优秀”等次,增城区、从化区先后入选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单。尤其备受关注的粮食安全,广州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实现“四连增”,蔬菜、水产品、水果产量自给率稳定在100%、90%、7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和推荐。据统计,去年广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继续较快增长。

第二十三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的快菜。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代会报告,意义非凡。接下来,我们将站在城乡融合的大格局下,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协调联动,大力发展广州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拓展城市空间、增进群众福祉,把广州乡村打造成为彰显广府文化和岭南特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可以预见,广州农业农村大有可为。

推动稳产保供向“大食物观”发展

南都:您提到粮食安全问题,广州如何在稳产保供上继续做好“变”与“不变”?

李世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工作上,我们既有“不变”也有“变”。

“不变”的是我们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坚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高标农田改造提升,坚决做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做大做强丝苗米产业。坚持毫不松懈抓好“菜篮子”建设,推进设施蔬菜、渔业发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的能力。

“变”的是我们将不仅仅满足于基本农产品保障的角色定位,更要推动稳产保供向“大食物观”发展,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全力落实市政府报告精神,通过提升打造一批现代生态循环畜禽养殖基地、健康水产养殖基地,提升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水平等,加快构建适合广州自身发展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人民群众从“吃饱”到“吃好”的升级。

持续做强农业科技做大农业市场

南都:“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要求。广州正奋力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都市现代农业,如何强化科技与市场“两个支撑”,挖掘潜在有生力量?

李世通: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都市现代农业是广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广州科技与市场两大优势,全面推动广州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都市农业空间布局。

作为岭南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广州历来重视为“三农”发展注入科技的力量,着力推动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和科技平台搭建,培育农业科技研发顶端优势,并推进智慧型农业发展。

目前,我们累计引进发动了30个涉农院士团队、347个专家服务团队、234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兴农强农,建成各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161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2家,以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蔬菜育种新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27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一批数字农业产业园、5G数字农业试验区、广州农博士等数字产业和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54%。

2022年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颁奖现场,广州市白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王伟芳和从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吴健鹏代表广东省参赛,分别取得第2名、第9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称号。

我们也着力推动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紧密连接,让农业生产更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推动与24个省124个地级市认定1928个生产基地、116家加工企业,在全国布局20个配送中心(分中心)。依托“12221”市场体系,举办广州荔枝节、迟菜心节、“云上花市”等活动,将农业品牌做大做强,有效带动农产品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

广州运用荔枝采摘机器人推动荔枝采收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在科技和市场方面持续发力,重点引进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数字农业装备、新型农业服务业相关企业。瞄准“现代生物种业、精准数字农业、生态环保安全”三大科技创新方向,着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利用广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强对接RCEP,推动农产品交易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拓展深耕国外市场,不断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大力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南都:报告明确要求“大力度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广州正全面实施“穗农奔富”“强镇兴村”行动,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李世通:推进“穗农奔富”“强镇兴村”行动是广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其中“穗农奔富”行动是近十年来市层面就农民增收工作做出的要求最明确、任务最全面、措施最具体的专项工作部署。

通过全面实施“穗农奔富”行动,区域、城乡、收入“三项差距”逐步缩小。在“强镇兴村17条”推动下,广州北部欠发达镇街加快发展,960家企业与市内1057条村成功结对,农村发展短板不断补齐。我们也制定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8项硬措施,并加快培育壮大农村电商直播经济的新经济新业态,如今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数量占比超80%,白云区大源村成为全国首个百亿淘宝村。

图为从化区城郊街西和风情小镇的北纬23°8’森林营地,乡村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带动农民收入提升。

可以看到,广州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5年高于城镇。近三年,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实现年均增长10.8%,集体总收入年均增长12.4%。农村“三资”公开交易额累计超3000亿元,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健全覆盖市、区、镇(街)、村(联社)、村民小组(经济社)五级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发展土地、农宅、资金、资产等多种形式股份合作,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得益彰,提升村级产业园发展水平,通过农业入股、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有效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s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