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5日 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徐天国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金秋十月,作为贵阳市唯一拥有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江旅游区两张全国红色经典旅游名片的息烽县传来喜讯:前三季度,全县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1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8.4万元。这是息烽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结出的丰硕成果。

    息烽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拥有中国八大名泉之一的息烽温泉,西南佛教“南来第一山”西望山,“亚洲第一地下长廊”多缤洞,“恐龙家园”团圆山等自然景观,更兼有息烽集中营旧址和乌江峡两处红色旅游风景名胜,旅游开发价值前景不可估量。

    自1995年省政府授予息烽县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称号以来,息烽县决策层提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带动,自然人文景观为后盾,观光休闲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战略思路,重点把旅游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进行扶持和培育。

    为实现旅游兴县目标,息烽县近年来聘请专家编制完成《息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息烽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息烽风景名胜区环境资源评价》、《息烽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同时投资两千多万元修建和改造了息烽至九庄、黑神庙至鹿窝、西山关田坝至凤池等共计125公里的通往各主要景区的道路,对息烽集中营革命纪念馆进行绿化、修建消防通道和旅游公厕等,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旅游开发的基础。

    年初,当息烽集中营革命纪念馆、乌江旅游区在跻身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之后,息烽人立即把“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作为旅游兴县的“起搏器”。

    息烽县紧紧抓好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改扩建工程,新建了功能齐全的纪念馆,拓宽了纪念活动场及停车场,从整体上提升了纪念馆的接待能力。据统计,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前三季度接待游客达21.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44.4万元。息烽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策略,引进联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南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成贵州千山旅游公司,对乌江峡、西望山、多滨洞等景区进行旅游开发。目前,由该公司投资7.5亿元打造乌江峡旅游区已奠基开工。

    息烽县还借助传媒力量宣传息烽旅游,筹资编拍了《走进息烽》、《息烽风光珍邮册》、《息烽壮歌》等光碟、画册,派人到北京等地宣传推介息烽丰富的旅游资源,协助中央、省、市拍摄了《张露萍》、《杨虎城将军的最后岁月》、《小萝卜头》、《烽火不息》等电视剧。

    据息烽县长丁旭东介绍,目前全县已规划出四个景区,即温泉景区、乌江景区、西望山景区、团圆山景区,力争在2007年将息烽建设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自然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筑北精品旅游线。按规划到2010年,息烽县接待国内外游客将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