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第九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选揭晓,内蒙古20个旗县区榜上有名,其中连续四届保持西部百强县第3位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晋升至全国西部百强第二位,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已连续七届入围。
千帆竞发,内蒙古一枝独秀。
从首届评选入围8个旗县区增至20个,数字传递的信息显示:发展壮大的县域经济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
科学决策 “后来居上”
自秦设立郡县制以来,我国县制的建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乃邦之本,县为国之基”,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区域单位,县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第一次使用“县域”这个概念,并发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是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县域经济”又以单独一节的形式,出现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
数据显示,内蒙古旗县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6%,旗县GDP已经占到全区的一半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三分之一强。显而易见,自治区旗县经济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全区整体经济。
2001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对全区101个旗县调查分析后指出,当前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不快,财政收入偏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不发达,而一些原来经济发展后进地区近年来跨入全区前列,主要原因就是其重视发展县域经济。
强区必须强县,强县才能富民。决策者的思路统一了全区的发展方向: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只有壮大农牧业特色产业,才能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只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才能借力发展县域经济;只有扶持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增强县域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四个“只有”,让“郡县治,天下安”这句话在自治区经济发展史上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加快工业化的过程”。作为内蒙古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准格尔旗用实际行动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美诠释。
通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准格尔旗实现了贫困地区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全旗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三次产业演进为1.5:60.8:37.7,城镇化率达55%。
和准格尔旗一样,各地立足当地优势,发挥特色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在结构调整的突出位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源增长点,不断增强旗县经济发展的活力。
曾被人们视为“短腿”的自治区县域经济,悄然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
入围西部百强的20个旗县中,14个排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50名;2001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还没有内蒙古的席位,如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分列第37位和第54位。
“短板加长” 百姓受益
县域连接城乡,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成为全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更关乎着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平衡。
以和林县为例,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中,和林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922万元增加至97.68亿元,增长了333倍;财政收入由140万元增加至11.01亿元,增长了78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3元增加至6600元,增长了104倍。在全区旗县中由位居后列上升到第15位。
韩帅,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回到家乡达拉特旗昭君镇四村,偶然看到镇里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后,参加了培训。如今,一技在手的韩帅已经是当地华泰汽车公司的一名员工,成了家乡人眼中的“上班人”。在当地,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牧民,都在渐渐弱化自己的农民身份,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不断缩小。
2008年,准格尔旗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2亿元,人均储蓄余额和人均财政收入双双突破1万元,成为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百姓得实惠最多的旗县。
无论是数字的不断扩张,还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我们都能感受到,各旗县你追我赶,都在全力发动经济引擎,“焊接”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一短板。
实际上,发展县域经济,目的就是要实现“以工辅农”、“以城带乡”,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平台,真正破解“三农三牧”难题。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让群众尤其是农牧民过上好日子。 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这是一条无法跨越的路径。这就需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帮他们“找饭碗”,抑或是为他们“造饭碗”。
县域工业化,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 “坎儿”。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题,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因此,县域工业的发展就是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
和林县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贫困县”。进入上世纪 90年代后期,和林县重新调整思路,确立“工业兴县”的发展战略,以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以招商引资统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全局,扩大对外开放,工业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发展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70:10:20调整为14:60:26,实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转折。
来自准格尔旗的统计数字同样令人兴奋: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到57%,工业集中区的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到65%以上。
县域工业的发展,让老百姓真正尝到了甜头。
在今年中西部百强县市评选的各项指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准格尔旗的竞争力指数为“上升”,连续几届的评选中,自治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位上升幅度最大。
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发展后劲,我区的县域经济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以县域为支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共促我区崛起的宏伟蓝图正在初步展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