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22日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徐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的职能为区域界碑,以市场为导向,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成分构成的区域性经济。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单元,充满着活力,蕴涵着希望。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灵璧县抓住文化体制改革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市场方向和政策导向并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宣传部门协调,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底蕴,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以全新的理念、开拓的思维,提出灵璧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定位。让文化长入经济,大力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牢固树立“文化立县”、“文化兴县”、“文化名县”战略,立足特色,整合资源,以特色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以品牌文化扩大灵璧的知名度,以灵璧特色文化的深远影响吸引外商外资,努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集中精力选择重大载体,打造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为加快灵璧崛起步伐、推进和谐社会进程作出积极贡献。自把文化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以来,文化旅游、媒体传播、娱乐服务等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灵璧县特色文化产业辐射带动第三产业人员达30万,年创产值57亿元,全县GDP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5.5%,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由第56名迅速提升为第37名,成为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2009上升最快的县区。

  灵璧文化灿烂,历史底蕴深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灵璧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虞姬、奇石、钟馗三特甲天下。围绕楚汉战争主题新编制了文化旅游项目,投入5000万元,扩地300亩,扩建的虞姬文化园位于虞姬墓南侧,南接垓下古战场,北临古汴河隋堤。作为楚汉战争遗存的景点,本着“尊重历史,保护为主,突出特色”的原则,规划建设虞姬陵园及综合旅游服务区,年可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力争把虞姬文化园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4A级景区。灵璧石素有“天下第一石”美誉,投入上亿元高规格修建的国家奇石公园,已成为赏石品石的旅游胜地,全县灵璧石产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带动15万人就业。灵璧石产业已形成采运、销售和园林设计施工的产业链。渔沟镇被批准为省优秀旅游乡镇。灵璧是钟馗的故里,灵璧钟馗画扎根民间,蕴雅于拙,作为迎福纳祥的象征,深受世人推崇。灵璧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钟馗文化步行街画店林立,每年都招徕10余万人观赏采购,全县近百人从事钟馗画创作交流,年交易额逾百万元,百余家生产钟馗题材的奇石工艺企业,年产值2亿元,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孙淮滨的钟馗画被文化部评定为“国礼”。近日,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在灵璧调研文化产业时指出,灵璧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也非常富有特色,通过具体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尽快转变成了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灵璧县“双五十”发展规划提得好,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县建设和促进旅游文化一体化建设方面,提出的思路比较具体,也进行一些有益有效的探索。这些做法都符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所采取的措施是值得肯定的,相信通过这些规划措施的组织实施,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灵璧的发展面貌、干群的精神面貌会有一个全新的改观。

  目前,灵璧紧紧围绕“三元文化”品牌,正集中力量办好钟馗文化节、虞姬文化节和第四届中国灵璧石文化节,向国人展示新时代灵璧的神”“奇”魅力,以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灵璧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