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6日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陈彩虹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在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和布局中占有特殊地位。王三运书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提出了提升文化发展实力的奋斗目标,作为农耕文化发祥地的庆城,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何新思路、新部署,党代会期间,记者专访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庆城县委书记葛宏。

  葛宏说,庆城县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周祖农耕文化不但遗惠于庆阳人民,而且依次对黄河流域、全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庆城县又是孕育国医鼻祖岐伯的热土,还曾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主要活动范围之一,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岐黄之术”是东方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推动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参与竞争的独特优势。

  葛宏说,庆城县提出了旅游文化兴县战略,这不仅是建设文化大县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一大举措。总体思路是:大力实施文化建设“1141”工程,即:“一个原则”,就是立足地域文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文化育民、惠民和富民;“一个目标”,就是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庆城新的经济增长极;“四个文化”,就是岐黄中医药文化、周祖农耕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香包民俗文化;“一个体系”,就是健全完善与市场资源配置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通过不懈努力,到“十二五”末,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GDP的3%,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以上。同时,“十二五”期间,努力建成100个骨干文化企业、50个重点文化基地、500个文化产业大户,形成“园区连基地、基地连企业、企业连农户”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葛宏介绍,在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园建设中,重点做大做强周祖农耕文化示范园和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周祖农耕文化示范园投资2.042亿元,将建成周祖农耕文化传承区、体验区、遗迹保护区、游览区和产业区五部分,共占地1275亩;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将投资6.55亿元,将岐黄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与现代旅游、观光、博览、休闲、体验、保健、养生、教学、教育、产业融为一体,打造庆城岐黄中医药文化名城。同时,积极推动区域旅游文化资源联合开发,南与西安旅游文化相结盟,东与延安红色旅游文化相联合,北与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相衔接,借助《六盘山东部片区扶贫开发规划》打造富有庆城特色文化魅力的旅游品牌,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新型产业。重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旅游文化兴县”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