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 来源:中国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昨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陕西入围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情况,我省神木县、府谷县继续入围,且名次前移。在这次“百强县”榜单上,我省其它县(市)缘何与之失之交臂?据悉,与全国及发达省份相比,实力弱、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强县支撑靠资源等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如何突破重围在经济强省的轨道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关键所在。

  陕西省28县(市)“建设幸福县域”

  据介绍,这次全国《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中,公布了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据评价报告,百强县在全国18个省市区有分布,其中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福建五省份数量最多,我省神木县、府谷县继续入围。

  通过初步汇总分析,全国明确提出建设幸福县域的县(市)有506个,占全国县(市)总数的25.38%,超过四分之一。明确提出建设幸福县域的县(市)数量最多的五个省份是广东省(53个)、山东省(48个)、四川省(36个)、江西省(30个)和陕西省(28个)。

  18个县(市) GDP超过百亿元

  据介绍,在我省县域经济十年发展的“成绩单”上,全省83个县(市)中有18个县(市) GDP 超过百亿元大关,而2004年全省仅有2个县超过50亿元,过百亿县则没有。在2007年到2010年的3年里,全省先后有3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 “西部百强县”从2004年的4个增加到2010年的12个,是“西部百强县”增加最快的省份,县域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关键

  据陕西省统计局介绍,当前陕西县域经济继续保持着竞相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建议陕北地区加大能源深度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关中地区,地处渭北黑腰带的煤炭资源县同时也是我省苹果产业的优生区,继续发展壮大果业和果品加工业,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关中腹地的10个工业县,高陵、凤翔、岐山、户县、兴平依靠大企业、大集团加强配套协作,在招商引资上提高产业关联效应,壮大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陕南地区应把循环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使资源优势尽快形成经济优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