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支持县竞标工作正式启动,第一轮(2013—2015年)重点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制造业及文化旅游业3个特色产业,具备申报资格的县(市、区)可以开始申报。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要求,重点县评选,要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省财政安排资金时,要收拢五指、形成拳头,切忌撒胡椒面;扶持过程中,要精细管理、严格监督。
湖南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作办公室今日下发《关于开展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评选工作的通知》(湘特办〔2013〕1号),通知明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申报要求,将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选取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简称“重点县”)。
根据省政府2013年1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未来5年内,省财政将筹措81亿元,分3轮扶持27个县(市、区)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省财政厅厅长史耀斌介绍,将按照“自愿申报、公开竞争、专家评审、择优入选、精细管理、社会监督”的原则,选择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前期工作充分、发展规划可行、建设方案合理、保障措施有力的县(市、区)进行支持。
具备申报资格的县(市、区),可提出书面申请,并编制申报材料,向市州政府申报;各市州政府按照择优推荐的原则,向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作办公室推荐参与评选的县(市、区),各市州每个特色产业限推荐1个县(市、区),推荐的县(市、区)总数不超过3个。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作办公室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分别组织3个产业评选组,对市州推荐参与评选的县(市、区)进行综合评审打分。评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申报材料审核得分,权重为70%;二是方案陈述得分,权重为30%。
第一轮重点县评选,将按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制造业及文化旅游业3个特色产业各选取3个重点县。省财政每年对每个重点县的资金支持不低于1亿元,3年累计支持不低于3亿元。省财政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支持、适度整合省内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新增安排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