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投资过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80家研发机构支撑企业创新发展,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8万元……今年以来,山东省高密市坚定科学发展步伐,统筹工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步伐,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有品质增长。
要素集聚筑起发展高地。高端产业实力雄厚是经济富有活力的标志之一,而要实现高端产业长远发展,需要发展要素的集约集聚。高密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对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五大领域、总投资300多亿元的30个高新技术项目科学规划,合理摆布,形成了产业集聚、要素集中的五大产业板块。囊括11个大项目的装备制造板块是高新园的大块头,投资12亿元的哈吉新能源汽车项目可年产新能源汽车5万辆,6月即可投产。新能源板块以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见长,7个项目每个投资都在亿元以上,每亩投资均不低于300万元。阳光光伏产业项目建设10条年产共300兆瓦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生产线,目前已投产两条,且产品成功入围国家金太阳示范项目目录。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三大板块内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或在加紧建设,或已竣工投产……高新技术产业园已成为承载高密转型发展的新平台。2012年,高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8.4亿元、增长27.2%。
创新孵化助力“高密智造”。科技创新是检验经济增长品质的试金石。山东省高密市抓住成功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机遇,积极搭建院士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平台,与13家高等院校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传统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全市各类研发机构已达80家,为经济有品质增长提供了智力保障。
惠民工程增加百姓实惠。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要想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增加百姓收入,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高密积极建立健全劳资两利、劳资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了企业发展与职工收入的同步增长,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了3.8万元。不务虚功、不重“面子”,本着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原则,高密干了一些外人看不见的“地下”工程。如投资6亿多元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综合改造,铺设地下主管网100多公里,供暖面积达到46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城区供暖全覆盖;实施了第二污水处理厂提质提标和排污管网建设工程,建设了6处镇级小型污水处理厂,全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万吨。此外,高密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提高了新农合报销比例,群众受益面达到96%以上。全市适龄城乡居民参合率达到100%,“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3%以上。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