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3日 来源:楚天快报 作者:祝兆林 通讯员 夏律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7个县(市)区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全省位次变化

  单位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枣阳市

  3532363426201614

  宜城市

  3735444127232222

  南漳县

  5851494545373532

  谷城县

  4840414235282726

  保康县

  7364595355403735

  老河口市

  4236483531252120

  襄州区

  252732261913139

  2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潜江召开,2012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行出炉,襄阳纳入考核的7个县(市)区表现抢眼。其中,襄州区挺进全省10强,排名全省第九位。枣阳、老河口进位步伐加快,均入围20强。谷城、南漳、保康3个县进位,宜城市保位。

  据统计,7个县(市)区去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8.3亿元,同比增长13.8%。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为63.9%,新增产销过1亿元以上企业460家,比上年增加165家,县域用电量首超城区,县(市)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及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新增过亿元项目194个

  2012年,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0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0.9亿元,两项增幅均在全市、全省平均增幅以上,工业经济高位运行主要归功于新项目增多。

  去年,7个县(市)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8.5亿元,同比增长40.1%,占全市总量的70.5%,有6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过百亿,新增过亿元项目194个。其中,枣阳市达到220.1亿元,襄州区达到319.1亿元。

  去年还有一批投资大、产出高、效益好的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如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兴发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投资50亿元的枣阳倪氏国际玫瑰产业园项目,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8个产业集群获评省重点

  去年,各县(市)区新增创业主体22.15万个,重点扶持成长性较好的工业企业加快发展,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了产业集群。

  工业经济在空间布局和产业配套上呈现出集聚集群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枣阳汽车摩擦材料产业集群、襄州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谷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宜城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等8个产业集群被新评定为2012年度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集群规模不断壮大,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在全省影响力不断扩大。

  县域用电量首超城区

  去年,全市用电量达112.4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78.66亿千瓦时。而纳入全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全社会用电66.96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49.15亿千瓦时,县域全社会用电和工业用电分别占全市比重59.6%、62.5%,县域用电量首次超过城区。

  据襄阳供电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县域用电持续保持,增幅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用电量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市经信委有关人士分析,县市工业园区、新城新区建设和大批工业项目落户,推高了电力消费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