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内蒙古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是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内蒙古城镇化率已达56.6%,但县域城镇化率只有31.8%,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
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有利时机,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城镇格局,特别要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促进集聚
旗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薄弱,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内蒙古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突出抓好旗县(市)城关镇和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
各地加快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顺畅、安全可靠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畅通城镇进出口通道,完善城镇内部交通道路系统和配套设施,优化城镇路网结构,构建边界高效的城镇综合交通网络。着力完善市政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全面建设绿色宜居城镇。按照人居空间环境舒适、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生态自然环境优美、生产环境清洁高效的要求,突出亮点,体现特色,建设一批独具魅力的绿色宜居城镇。全面实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力改变城镇环境质量和整体形象。例如,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利用有限财力建成了北方颇具亮点的典型城镇。该镇坚持适度超前规划和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锦山小城“群山环绕、一水穿城”的独特优势,建成了一批特色精品工程,提升了城镇品位和管理水平,彰显了文化内涵,初步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北方山水生态园林宜居城镇格局。截至2012年末,全区开工建设绿色建筑159万平方米;安排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844万平方米,超计划844万平方米。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杨宝峰说:“产业集聚、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也比较高。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要抓好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硬件上缩小差别。”
与此同时,内蒙古各地深入抓好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借鉴区外小城镇发展改革经验,总结自治区小城镇改革试点经验和问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小城镇科学发展。
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通过3到5年使旗县所在地“3年见成效,5年大变样”。2012年,该市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区改造、新区建设、危房改造等小城镇建设投资36.8亿元;赤峰市部分旗县在制定扶持小城镇建设各项政策的同时,实行以奖代补,每年分别拿出3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的以奖代补资金,专项用于城关镇以外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奖励扶持。
近5年来,自治区本级共安排小城镇建设奖励资金1.25亿元,扶持了195个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小城镇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全区小城镇建设总投资近160亿元。
全区50个全国重点小城镇和118个自治区重点小城镇中,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格尔高勒镇、巴彦淖尔杭锦后旗陕坝镇3个小城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关键词:产城融合
内蒙古各地加快城镇建设,在产业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各地从实际出发,选择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支柱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小城镇,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就是通过产业集聚壮大县域经济,城镇化率和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的一个例证。和林格尔县通过兴建和林格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一举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2012年,和林格尔县GDP达到168.75亿元,财政收入达18.97亿元。和林格尔县委书记吴志强说,产业集聚不仅带动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更带动了城镇化大提速和农牧民大受益。目前,全县城区面积由1997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3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3.2万人增加到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绿化面积由5.4平方公里扩展到10.88平方公里,城区绿化率达到35%。如今,该县跃升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示范镇和全国文明县城。
作为自治区乡村城市化试点的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坚持开发与改造相结合、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工业主导、旅游服务、流通商贸、特色产业和交通枢纽型的特色城镇,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自治区统计局统计显示: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多数地区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7.2%提高到2012年的57.6%。
内蒙古城镇化率以年均1.05%的速度增加,每年由农村牧区向城镇转移人口数量在50万人左右。如何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就业?内蒙古提出,“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城镇化,完善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城镇、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集聚,有序推进农牧民转移。
记者从全区小城镇建设现场会上获悉,内蒙古将坚持集中发展原则,调整优势生产力布局,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城镇密集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小城镇重点发展深加工产业链和第三产业,承接中心城市的工业转移和改造升级。农牧业地区重点发展农牧副产品深加工业,为现代农业服务,逐步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系。产城融合,在城镇化进程中被寄予厚望。
关键词:扩容提质
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无疑是一篇必须做好的文章。而要做好这篇文章,必须迈过三道坎儿。
其一、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一个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水平则反映一个地区产业集聚、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实力增强、服务功能健全的一种综合发展水平。目前,内蒙古城镇化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城镇化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城镇化率,在8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指标中,目前仍有5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工交财贸处处长洪冬梅说,内蒙古城镇化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也已达到50%,但是居民在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一产就业人员比重达46%,大大高于全国水平,产业发展对就业拉动不足。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与支撑城镇发展的产业体系滞后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使进入城镇的人口缺乏就业和增收的途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其二、县域城镇化率较低。目前,内蒙古城镇化率已达56.6%,但是县域城镇化率只有31.8%,大多数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密度小,村镇分布稀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其三、部分城镇规划建设出现不良倾向。业内人士分析说,内蒙古一些城镇的产业发展忽视了与当地农村经济的联系,土地利用粗放,工业用地浪费现象突出。很多城关镇建设只是跑马圈地,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有名无实,产业聚集带动社会分工深化、细化不够。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人口集聚能力较低,吸纳就业能力不高,工业化、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对城镇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等等。
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抓好城镇建设,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经过审慎思考,内蒙古围绕扩容提质、抓好城镇建设的脉络日益清晰。
——推动县城扩容提质。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认为,内蒙古要突出抓好县城扩容提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一批市政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的重点县城,吸引更多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发挥其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统筹抓好建制镇建设,加强分类指导,搞好示范带动,强化产业支撑,打造一批集聚带动力强的专业镇、特色镇。同时,保住耕地这根红线,有序引导农牧民就地相对集中。
——把城市和农村牧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业内人士认为,要强化城乡设施的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牧区设施的投入,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牧区不断延伸,使农牧民真正享受到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和城市文明,从而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以高度发达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城镇发展实力和水平,以高质量的城镇化带动各种优势生产要素的快速积聚,加速产业集约化和集群化发展,进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城镇要打造生产要素集聚“洼地”。要本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在推动产业集聚的同时,更加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与此同时,城镇产业选择、园区布局要与城镇体系建设、城镇功能相适应,以人定城、以城定产、产城一体,双向互促。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及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以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推动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全力以赴,力争让城镇化这篇文章做得更加精彩,构筑县域经济新格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