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生人的凌成兴已经在江西省副省长的位置上待了12年,陪伴着江西省走过了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化的路途。这位土生土长的江西老表,对于江西的经济发展,有太多的感触,他最常说的便是那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
大部分接触过凌成兴的人,对其最深的印象便是低调。凌成兴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互联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少之又少,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是想做一点实事,虚名不在乎”。
要致富先修路
在江西的交通网络建设中,凌成兴一直扮演着领路人的角色。
上世纪末期的江西交通状况并不理想,从1989年江西第一条高速公路“昌九高速”开工建设,直到2004年,江西高速里程才突破1000公里,远远落后于周边几个省份。此外,高铁洼地的称谓,也让江西人脸上无光。
2012年年底,江西省政府批准了江西省2020年高速公路修编规划,根据新规划,到2020年,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050公里,形成“四纵六横八射”加14条联络线组成的网络。
此次规划,将原规划2012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00公里调整为4000公里,2015年提前5年完成《江西省2020年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
近年来,江西高速公路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江西速度”,而对于江西的交通道路建设而言,曾主管交通的凌成兴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
早在2009年,凌成兴就对江西的道路建设忧心忡忡。在一次全省交通部门大会上,凌成兴操着一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对与会的官员大发脾气,“我到广东去,公路可以跑到100多公里,我们这里,到处都有人横穿马路”。也因此,在他推动下,江西的道路建设开始规范,各条公路都装上了护栏。
由此,江西拉开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事实上,对于江西高速公路建设的急速推进,存在着不少争议。江西拟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较多,总投资也很大,不少人担心这些项目可能烂尾。
然而,在凌成兴看来,江西建设高速公路,有其先天的优势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到2015年,江西规划的高速公路是5650公里,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他看来,江西建设高速公路有两大优势,既有大集团公司的统筹又有较低的融资成本。
凌成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我们组建了江西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打算利用这个集团公司的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硬我省的高速公路。此外,江西建设高速公路的融资成本比较低,很多银行都盼着跟交通业打交道。”
2010年9月,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顺利突破3000公里,2012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为策应省委、省政府“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西省决定对《江西省2020年高速公路网规划》进行修编。
事实上,在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中,经常被提起的一点便是交通建设。在整个规划里面,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被摆在推动苏区振兴的首要位置。
凌成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除了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改造之外,江西省还提出2015年实现赣州、吉安、抚州“县县通高速”,提高了原中央苏区国省道改造项目以及补助标准,实现“县县通国道”。如今的江西,公路里程已经超过了周边省份,走在了前列。
在2012年的这次修编中,规划的高速公路项目达到5730公里,规划研究项目320公里,一个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的高速公路网将全面形成。
“各显神通”的县域经济
2011年,江西省县级财政收入达到了1130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75%。时任江西省省委书记苏荣曾表示,县域经济是江西崛起的筋骨,“要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扩权强县、省直管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给基层提供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统计数据显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江西省的经济格局。2007年至2009年,江西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年均增幅均高于同期全省财政总收入的年均增幅,分别比后者高出1.4个百分点和5.7个百分点。截至2009年,全省81个县市的GDP份额接近全省GDP的三分之二,相比本世纪初期仅占“半壁江山”的份额有了大幅提升。
江西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江西省省委省政府所实施的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等战略。“具体而言,江西81个县市大部分规划建设了1个工业园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大部分通了高速公路,"强县扩权"实施"省直管县",从而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承接载体、区位优势和体制基础。”一位江西省政府官员对此评论道。
对于江西的县域经济发展,在凌成兴看来,最重要的便是“以项目为抓手”,在其看来,县域经济发展,首要一点便是提高工业园区的支撑水平,“强化"中心城市带"带动发展的能力”。
事实上,主管经济的凌成兴对提升江西的县域经济发展特别热心,他认为,工业引领和带动并不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唯一途径。“要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实践。”
凌成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江西省各县市各有所长,大部分县市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培育主导产业,找准比较优势,在"特"字上做好产业文章,在"大"字上做强产业规模,在"绿"字上做足产业后劲,走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一直都是凌成兴所强调的。对于承接沿海转移产业,凌成兴认为,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应该引进,而应有所选择。在一次全省会议上,他曾公开批评某县(市)在打造特色产业时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要发展经济,但经济发展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凌成兴多次告诫。
如今的江西省,基本上形成“一县一品”:从农业到工业,大部分县市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如火如荼。
而新上任的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也表现出很高的重视,主政青海时,他曾多次强调县域经济发展对经济的强力拉动作用。
未来几年,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原中央苏区振兴“两翼齐飞”发展战略的实施,江西将迎来赶超周边各省份的巨大机遇,凌成兴也有了更多的设想。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