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用残膜污染专项整治活动正式启动,将通过农用残膜交旧领新、给予机械化回收残膜的农户一定补贴等方式,提高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清除“白色污染”,进一步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一处农田内,农户正在覆盖了塑料地膜的土地上耕作(2013年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据自治区农牧厅巡视员马明介绍,近年来,宁夏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还有效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然而,随着农膜使用量逐渐增大,“白色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据统计,宁夏每年地膜覆盖种植近400万亩,各种农用地膜使用总量2.5万吨,相应产生废旧地膜约2万吨。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一家民营塑料地膜回收厂内,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农户刚刚回收来的地膜(2013年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为解决这一问题,宁夏将在覆膜面积较大的乡镇设立回收网点,方便农民就近交售残膜或进行残膜交旧领新;同时,引进、扶持残膜加工企业,对回收的残膜进行加工和无害化处理,防止田间地头出现随意焚烧、填埋等二次污染,逐步形成农膜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此外,宁夏还将加强源头治理,出台政策统一使用早春覆膜厚度0.010毫米、秋季覆膜0.012毫米抗拉强度性能指标好的地膜,禁止企业生产、农民使用厚度小于0.010毫米,耐候期小于6个月的农用地膜。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一家民营塑料地膜回收厂内,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废旧农膜加工后的产品——塑料颗粒,这些产品均可在市场上销售(2013年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农用残膜污染整治中,残膜回收机械化是提高残膜回收率的重要一环。为了让企业、农户都积极参与进来,宁夏将对农机合作组织购置残膜回收机械,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机械化回收残膜的农户给予一定补贴。”自治区农牧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王林说。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当地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废弃的残膜(2013年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按照“田间地头无裸露残膜,村庄林带无飘挂残膜”的工作目标,到今年底,宁夏将在使用农膜较多的中南部地区实现县(区)有加工企业,乡(镇)有回收网点,乡(村)有残膜回收机械合作组织,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粮食局着力解决粮食收购中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当前,正值夏粮收购高峰期,国家粮食局把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损害种粮 【详细】
治理“空心村”不能牺牲农民利益
空心村是农村人口非农化的伴生现象,主要表现为村庄废弃和土地闲置浪费。全国空心村占地大约1.14亿亩,相当于5个北京市的总面积。根据测算,治理空心村可以挖掘30%~40%的增地潜力。有关部门应摸清底数,查明情况 【详细】
[覃塘区]清除“白色污染” 恢复绿色生态
“双抢”过后,田间地头又见丢弃的肥料包装袋、薄膜、农药瓶等白色污染物,8月10日、11日双休日,贵港市覃塘区蒙公乡百余名干部职工,自带锹、铲、钩、箕等劳动工具,前往定布村清洁水源,吸引当地500 【详细】
[恭城县]加大农资管理力度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十分注重农资管理工作,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杜绝假化肥假农药流入市场,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到10月底,全县没有接到假化肥假农药的投诉案件。 恭城因是一个产果大县,400多个农资销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