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8日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罗连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省农牧业生产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为。保供给、稳物价、抑通胀,农牧业在新常态下为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盘点2014,全省积极稳妥推进农牧业各项改革,全力打造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基本建立农业援青工作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建设有机畜牧业基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来,全省粮油连增,“菜篮子”产品全面增产,畜牧业健康发展,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亮点、成效令人鼓舞。

  一

  “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发展高原现代农牧业,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升级。一产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年初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提出的预期目标,如今一一实现,为全省经济发展增添了亮丽的一页。

  据省农牧厅统计,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可比增长率达到5%以上;粮食总产达到115.7万吨,实现“九连增”,标志着我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地跃上了百万吨台阶;肉类产量比上年增加3.02万吨,产量和增幅均创历年来新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继续增加。

  粮食连年增产,一年比一年任务重,一年比一年难度大,尤其2014年在“八连增”的基础上高点爬坡,丰收实属不易。这其中得益于科技支撑有力、田管措施到位、防灾减灾及时有效,更关键的是国家“重农抓粮”的政策落实到位。

  畜牧业作为我省基础产业,提质转型的关键在全力打造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

  一年来,全省启动肉牛肉羊、草畜联动、牧繁农育等工程,统建18个大型养殖场,扶持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289家,省级认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1家,年实际提供商品畜96.8万头只,农区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使畜产品绝对增量创历史新高,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菜篮子工程,一头牵着百姓饭桌,一头牵着农业种植优化、农业增收。2014年,省政府印发《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2014年—2020年)》,努力提高蔬菜自给率和特色水产品增长率。

  “虽然局部地区蔬菜、马铃薯等销售价格出现暂时性下跌,但种粮补贴、露地蔬菜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加之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和土地草场经营权流转步伐加快,农牧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幅较大。”省农牧厅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达112万人(次),成为农牧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部分。

  二 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深化改革。

  2014年深化改革元年,我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整县制在互助、民和两县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使土地产权更加清晰。

  同时,大通等4县(区)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试点开展,天峻等5县草原经营权流转试点展开,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信贷体系建设试点推进,贵南等4县县级农牧业金融担保平台试点启动。

  经统计,全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可达到139万亩,草场流转面积达到7358.19万亩。

  同年6月,农业部批复在我省设立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出台了《关于加快青海省藏区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援青各省市支持我省农牧业发展资金累计达到2.64亿元,东部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省内企业签约合作项目49个,协议金额达33.8亿元。

  为加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力建设,全省开展了合作社能力提升示范创建工作,遴选大学生村官领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全面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藏羊两年三胎和牦牛一年一胎技术,用科技挖掘牲畜潜力。

  “目前,我省在刚察县开展草原生态补奖资金与保护责任、保护效果挂钩试点,已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全年共落实补奖资金19.47亿元、牧草良种补贴面积210万亩、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7.2万户。”省农牧厅草原处副处长王孝发说。

  为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做大做强现代农牧业,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全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同时发展家庭农牧场1879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6719家,各类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94家。

  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加快有机畜牧业基地建设是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目前,全省在河南、泽库和兴海3个县启动有机畜产品基地建设,在祁连、甘德、天峻3县开展有机认证,建设有机畜产品生产重点村27个。

  三

  2014年新常态下,为夯实农业牧业基础,我省千方百计增加农牧业投入,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以及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继续保持增长。截至10月底,全省落实到位各类资金50.23亿元,为夺取全年农牧业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年来,各相关部门抓准宏观政策与主动作为的结合点,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发展的力度。2014年全省发挥政府资金导向和放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业信贷投放,全省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9.8%。新增冷水鱼养殖保险,使农牧业保险品种达到14个,参保农户达18.8万户次,承担风险责任18.26亿元。

  农牧业丰收,最好的方法就是良种良法良技有机结合。在牧区,全省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引进国外高产奶牛,建设牦牛和藏羊种羊场,推广奶牛细管冻精。在农区,我省建立种子示范村、各类农作物种子基地,建立粮油高产示范区,在乡镇配备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触控一体机,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推广加快了农牧业提质增效的步伐。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今后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我省将重点加大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提高农牧业补贴政策的精准性和效能,充分依靠新品种、新技术,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综合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和竞争力。”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