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4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王传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名单公布 百强县排名不应只突出经济数据

  江苏江阴市

  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22日公布,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并列第一,江苏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分列第三、第四名。在新常态下,今年公布的百强县有三个特征性板块发生了变化:“辽宁现象”板块淡化;“苏北速度”板块分化,内部相对速度和质量出现较大差异,发展格局进一步调整;“中三角崛起”板块强化。(8月23日中新网)

  其实,关于“百强县”,还有许多可以讨论的问题:一是,广东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只有一县上榜,这让许多人感觉不可思议;二是,“百强县”中其实有一些贫困县,即有些县域既是贫困县,又是百强县,比如,排名第12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和第23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还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

  以上几个问题能够说明以下几个现象:首先,许多地方可能并不在意能不能进入“百强县”,而有些地方则要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其次,因为百强县与贫困县都能享受一些政策,则可能导致有些县域拥有了“双重身份”,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讽刺。

  早在2007年,真正的官方排名即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排名就已经被叫停。原因是有经济发展至上、以大为强的嫌疑,忽视人文、环境的影响,有违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百强县”排名有时来自于民间数据库,有时来自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但是,固化的评价模式也已经让整个社会陷入了审美疲劳。

  更重要的问题是,“百强县”的评价指标之中,大部分只反映县域发展整体情况,而极少能反映当地民众的福利现状。“百强县”排名,说到底,仍然是GDP考核的变形。而在“让人民共享改革红利”的经济发展理念之下,单纯讨论一个县的经济大数据,已然意义不大。在重面子更重里子的现代社会里,各个县的主政者们不妨进一步看淡“百强县”排名,继而转向创新福利制度、提高社会福利的工作任务上去。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