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内蒙古县域经济研究会、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主办。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杭栓柱,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傅永春,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巡视员乌兰,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臣华,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安虎森,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团管理与社科评奖部部长张贵有,我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王来喜等出席论坛。参加论坛的还有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赤峰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师、学生参加了会议。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分别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乌日陶克套胡教授和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盖志毅教授主持。
南开大学安虎森教授做了题为“两种空间研究方法”的报告。安虎森教授认为区域经济学起步较晚的原因在于研究方法问题,空间问题与新古典分析框架相异,需要以新的研究方法探索空间问题,而最重要的两种方法是空间动态化研究方法和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安虎森教授结合中国地理空间和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内蒙古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调整中的对策等问题。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研究员结合目前关于一带一路的有关研究,提出不要把一带一路庸俗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桥梁,是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战略后的有一个伟大战略构想。提出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在于走出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并结合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杭栓柱研究员围绕县域经济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县域经济是非公经济,应该通过提高认识,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策扭曲市场资源配置的状况,认真定位并重视非公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要改变县域经济高度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环境破坏严重、产业单一化等问题,应该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旗县,采用不同的财税、投资政策和考评办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民生工程的主体在旗县,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民生。十个全覆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举措,是真正的县域民生工程;县域经济是集聚经济,开发区布局严重不合理,散乱现象严重,需要认真考量和调整,发挥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实现产城融合,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臣华研究员在对县域进行分类和差别化实测的基础上,提出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五大机遇和五大优势,即互联互通的机遇、变中求进的机遇、开放创新的机遇、政策调整的机遇、发展成果与改革红利的机遇和区位优势、能源优势、发展潜力和空间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和要素转移的优势、生产要素保证能力提升的优势。而充分利用面临的机遇和优势,实现县域经济崛起的前提是县域实力作大作强、县域战略规划的完善、县域集聚转移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县域增长极的培育发展和产城互动。
.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高级研修班在山东财经大学举办
10月10—14日,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高级研修班在山东财经大学成功举办。农业部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学校党委副书记张东超,德州市陵城区区委常委、 常务副区长朱洪瑞,校人才工作办公室、经济学院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来自济南、德州、聊城等地各市县的7 【详细】
浙江省: 出台意见 全面改革县域经济体制
新华社杭州10月18日电浙江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全面开展县域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总结推广嘉善、德清等试点成功经验,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开展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详细】
[田阳县]“三驾马车”拉动县域经济平稳发展
笔者从日前召开的田阳县经济运行分析暨项目推进会上获悉,1~9月,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13亿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38.9%;财政收入完成7.299亿元,同比增长4.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68亿元,同比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详细】
陕西省县域经济规模十年增长近8倍
记者从陕西省统计局获悉,2014年陕西省县域经济实现生产总值9460.05亿元,较2004年增长近8倍,占全省生产总值53.48%,县域经济撑起陕西省半壁河山。 【详细】
[宜州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宜人之州 活力满城
“三姐故里,宜人之州”。一年一度的广西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将于10月18日至11月18日在宜州举办。从2010年开始,宜州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广西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大大提升了该市的知名度,拉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大发展。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也成为宜州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