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大地丰收时。果满园,粮满仓,三晋农家尽欢颜。植根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博会已成功举办三届。踏着丰收的鼓点,第四届农博会拉开帷幕。金秋时节,盛会启幕,我省“三农”也迎来一次检阅。可以预期的是,一张满意的答卷即将呈现,我省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将使这次“三农”盛会信心十足,充满底气。
粮食生产挖出新潜力
仓廪实天下安,我省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头等大事抓在手上。每年出台十项强农惠农政策已成我省惯例,其中支持粮食生产是重中之重。
政策保障有力,粮食面积稳定。近年来,全省小麦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玉米为主的秋粮面积超过3900万亩,总面积连续多年稳中有增。丰收喜讯更是频频传来,从2010年开始,粮食总产量已实现“五连增”。今年小麦单产再创新高,达到268公斤;加上夏杂粮,全省夏粮总产达27.28亿公斤,同比增长4.8%。
挖掘粮食生产潜力,靠政策更靠科技。利用中央资金,全省已经建设200多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省财政对粮食高产创建同样不遗余力,已经建设5000亩片、万亩片60个。这些粮食示范片,集成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已经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支撑。
优化农业结构拓出新途径
河东粮田万顷,塞外牛羊遍野,深山草药无数,杂粮名驰天下,山西农业之长在于“特”。我省围绕农业资源禀赋,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现代农业。2015年省政府下达现代农业投资任务810亿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626亿元,完成率77%。
传统的山西农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过短,无非种粮、养畜两业。而今日山西农业一扫往日弊病,展现出结构优化,各业兴旺、“一二三产融合”的新局面。
我省大力推进畜牧业板块化、规模化、标准化、循环化发展,已初步形成雁门关区牛羊草食畜、晋东南生猪、晋中南家禽三大产业板块。2015年底,生猪、肉鸡、肉羊仍然保持全面增长。
果蔬生产发展较快,在农业产业中比重逐步加大。预计全年可新增设施蔬菜20万亩;水果生产一手抓新果园发展,一手抓老果园改造,新增加果园15万亩,改造老果园40万亩。据预测,今年全省水果、蔬菜总产预计均可增产一成左右。
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崛起,正带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走向深度融合。近年来,我省以农产品加工“513”工程为重点,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全面跨越发展。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056亿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为我省再添一个“千亿产业”。今年,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380亿元。以加工业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以产业链延伸带动农村服务业,正在成为我省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有效途径。
农业发展方式寻求新突破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我省推动农业由传统逐步迈向现代,力求在农业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转方式靠科技。我省2014年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通过田、水、沟、渠、林、路得到综合治理及土、肥、水资源等高效利用,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2014年,全省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43.54万亩,新增纯收益3.89亿元。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命题。我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截至2015年9月底,我省农民合作社数累计达81641家;涌现家庭农场近万家。2014年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列入为农民办的五件实事之一,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投入1.5亿多元,年培训10万人。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我省已在115个县(市、区)108个项目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已达4803万亩。特别是肥料施用与深耕、旋耕等农机措施结合起来,有效减轻了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压力。
农民增收取得新成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几年,我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736元,去年这一数字已经被刷新至8809元,4年相继迈过了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四个台阶,而且连续4年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今年,农民收入有望再迎新高,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609.92亿元,增长0.8%。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81.46元,同比增长8.3%,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4个百分点。
全面小康,不能让贫困群众落在后面。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连续4年超出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今年,我省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出“两个高于”总体目标,即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国贫困地区平均水平。
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我省围绕新农村建设,先后实施了“四化四改”、两轮“五个全覆盖”、城乡清洁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一系列工程,2013年又实施了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五件实事”,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4年,我省制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启动了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初步匡算,四项工程总投资近千亿元,力争到2020年我省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今年,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渐入佳境,工作力度显著加大,工程进度明显加快。截至9月底,四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4.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量的81.9%。作为重中之重的农民安居工程,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04.5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将解决60多万人的安居问题。
盛会恰逢金秋,一年丰收触手可及。农博会既是集中展示我省“三农”新成就的窗口,更是其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的重要平台。借助本届农博会,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促进贸易洽谈,开展科技交流,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将踏上新的征程。
记者段伟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钦南区]高扬特色擦亮旅游名片
观赏中华白海豚是钦南区打造的特色旅游名片之一。曾开宏/摄 三娘湾渔歌。 李 凡/摄 10月21日,艳阳高照。在钦州市金海湾东大街尽头,几幢古朴庄重的浅色建筑熠熠生辉。这是当地筹建了三年的 【详细】
南宁“创客城”开城 打造最具广西特色创客综合体
南宁的创业者们又迎喜讯。10月22日上午,“南宁创客城”项目顺利开城,将为有志在南宁开创事业的创业者们提供一个稳固的发展平台。同日,由南宁高新区管委会、南宁市人社局、南宁市科技局、艾瑞集团共同主办的主题为“绿城创享 智汇无界”的“首届创客节”也在创客城隆重 【详细】
[港北区]农旅融合 特色引领乡村游
今年以来,港北区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乡村休闲游项目,将农业休闲元素、体验乡村风俗纳入常规旅游线路中,在线路中安排农事和民俗体验活动,将景区和乡村游串联成旅游产品,深受游客的欢迎。 【详细】
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公示(2015年10月20日)
根据《广西富硒农产品认定管理办法》,专家评审组对贵港市鸿丰米业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生产的11个产品的申请材料、现场核查记录、样品硒含量检测结果等进行了审定,这些产品具备了相应的生产条件,符合《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DB45/T1061—2014)标准要求,拟认定为 【详细】
忻城县马泗乡:特色种养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10月16日,笔者走进忻城县马泗乡塘岭村的养鸡场,老板韦现祖正在忙碌将一箱鸡蛋装上车拉往柳州等地。他乐呵呵地介绍说,他养了5000多只蛋鸡,通过科学养殖效益高,每天收获鸡蛋3200多个,去年净赚20多万元,腰包越来越鼓了。这是该县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种养业,促进农民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