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范媛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0月24日 第 07 版)

  以“‘旅游+’与县域经济发展”为主题的“2015中国县域旅游经济论坛思南峰会”,日前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举行。本次论坛是新形势下对县域旅游发展方式的专题研讨。它是对“思南实践”创新发展的研讨总结,有助于启迪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思路。

  思南县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以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契机,围绕温泉、石林、乌江、历史文化四张旅游名片,坚持园区、景区、城区融合发展的模式,走差异化、一体化、集聚化、人本化发展道路,先后获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楠木之乡、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等殊荣。

  县域旅游如何切实让贫困人口受益是发展县域旅游的一大难题。中国社科院财经院旅游研究室主任戴学锋认为:当前各地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县域旅游,但是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从贫困人口入手,反而造成了新的贫困。究其根源,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相对滞后,难以融入“高大上”的旅游项目,因此发展县域旅游的关键是让贫困人口参与开发,让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与旅游对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县域旅游,分享成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说:“景区是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来源之一,加大对旅游景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对于目的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与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化对景区提出的新要求,对目的地全域化发展的新期待。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避免村村点火、家家冒烟,而是要正确把握整合发展的理念,要处理好全域旅游与‘旅游+’之间的关系。”

  北京大学窦文章教授提出,发展全域旅游要做到落实“八全”,即全时空,无论淡旺季、白天还是夜晚,都能够提供满足体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全要素,全面挖掘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全行业,目的地的工业、商业、房地产、手工业等产业都要打通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全过程,从游客进入开始,一直到离开,应能够提供旅游体验;全方位,满足“吃、住、行、游、购、娱、厕”以及“文、商、养、学、闲、情、奇”各种需求;全社会,当地群众广泛地参与到旅游中并获得各自收益;全部门,当地各大部门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全游客,游客即居民、居民即游客。

  本次论坛达成了“思南共识”,一是推动县域发展新跨越;二是开创县域旅游新模式;三是开展全域旅游,促进县域经济新发展;四是发展乡村旅游,探索百姓致富新路径;五是着力区域联合,形成县域旅游新局面。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