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是吹的,你看这蔗苗长得多好啊!”5月下旬,当广西很多地方还在查看甘蔗出苗情况之时,江州区太平街道驮逐村村民却欣喜地发现,他们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种植的6000亩连片的蔗地已是一片浓绿了。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滴灌管道,实现水、肥、药同步进行,平均亩产8.5吨以上,比传统技术高出近一倍,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江州区水利局局长农振益说。
江州区财政局局长梁海珠告诉笔者,江州区被誉为“中国第一甜县(区)”,但该区蔗农仍面临着干旱、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低等难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助农增收,今年1至4月,江州区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近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是一句俗语。可财政的刀刃是什么梁海珠给出的答案是:“民生”。
今年以来,江州区财政部门把保证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把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基层、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对涉及民生工程的配套资金,优先安排、优先拨付、优先兑现,大力破解群众生活、上学、看病、饮水、出行、住房等难题,着力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与此同时,该区财政部门还在抢抓政策机遇中拓宽发展空间,加大惠民资金投入力度,先后成功争取到自治区财政直接管理试点县、全国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一系列政策。
今年1至4月,江州区财政民生支出2.3亿元,同比增长44.25%。
民生投入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三公”经费等行政开支的不断压缩。
“宁愿政府过紧日子,也要确保民生方面的投入,严格控制一些临时性经费以及公务购车,挤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民生事业发展。”江州区区长陈光恩告诉笔者。
与此同时,为了杜绝人为因素,确保每笔“三公”资金的透明、合理使用,该区在日常公务中统一实行“个人公务卡”,实现公务收支的“一卡通”。并通过开发使用集中支付动态电子监控系统,拒绝支付超预算的资金。截至目前,江州区直各单位办理个人公务卡1465张。今年1至4月,该区单位招待费和办公费同比下降超过了10%,其中公务接待费减少80万元。
今年1至4月,江州区“三公”经费开支640万元,同比减少9.85%。
透过“增”“减”之间,人们看到的是一张幸福的“账单”,体现江州区党委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推进江州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
当前,崇左市迎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上升为三大国家战略的多重叠加机遇期,江州区应该把握机遇,按照“三角一圈”科学发展布局,主动融入崇左市“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旅游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环境保护 【详细】
推进江州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
当前,崇左市迎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上升为三大国家战略的多重叠加机遇期,江州区应该把握机遇 【详细】
江州区完成春种春播面积138万亩
今年以来,江州区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春耕生产工作,春种春播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截止4月24日,江州区共完成春种春播面积138.22万亩,其中:完成甘蔗种植108.5万亩;春玉米4.15万亩,花生4.35万亩,木薯4.42万亩,占任务的98.8%;完成早稻插秧2.02万亩,约占计划插播种面积 【详细】
江州区“三抓三变”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启动后,江州区高度重视“美丽江州·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早谋划早启动,迎难而上,层层推进,通过“三抓三变”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抓基础建设 【详细】
[江州区]加快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规划建设
今年2月9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实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