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5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王宇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3年灵川县财政收入突破了13亿元大关,完成财政收入13.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据悉,灵川县财政收入自2011年起,先后突破10亿元、12亿元和13亿元大关,成功实现“十二五”头三年财政收入“三级跳”的预期目标。

  灵川县能实现财政收入“三级跳”的预期目标,并不是偶然。早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灵川县就立足资源禀赋,科学谋划定位,明确提出了坚持“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第三产业,开发甘棠江,建设大县城,打造新灵川”的战略发展思路。围绕这一思路,全县上下以“富民强县”为发展目标,狠抓“项目建设”、猛攻“招商引资”、做优“服务环境”,全力推动全县各项经济工作,县域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十二五”开局以来,灵川县委、县政府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抓经济、促转型、谋跨越的“牛鼻子”,一以贯之地狠抓大项目、落实大项目、保障大项目,2011年至今,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2.38亿元,年均增长达30.88%。一大批重大项目推进成果显著:甘棠江滨水区综合建设项目(甘棠公园)已完成北岸一期三标段的建设,并向市民免费开放;滨江北路灵川段已完成总投资5.7亿元,累计完成工程总量的90%以上,全路段已进入路面铺垫施工阶段;桂兴高速公路(桂林至兴安)全线通车;县旧城改造项目内的“旺角名门”项目即将竣工,“金海国际”、“幸福尚城”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旧城改造区域内86.3公顷集体土地已经完成土地预审和预公告等工作,正抓紧实施征地。

  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灵川县的建设者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方面,专门成立了25个项目指挥部,对分管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开展“贴身保姆式”服务;另一方面,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认真查找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种问题,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项目引进、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充分结合“项目建设高潮年”、“项目建设大会战”等活动载体,在全县上下牢固树立起了“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没发展”和“项目就是机遇,服务才能共赢”的理念,在全力全速推动灵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实现提速增效、争先进位。

  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灵川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同样成绩斐然。“十二五”开局以来,灵川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产业规划,积极调整招商主攻方向,大胆突破常规,打破思想枷锁,在坚持领导招商、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主体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委托招商,加强与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交流沟通,争取更多项目落户灵川。三年间,该县以“走出去,引进来”的主人翁姿态,同桂林万象城、桂林城市候机楼、桂林希宇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签约;共引进市外境内新建或增资项目122个,协议投资总额达10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6.3亿元;引进外资项目4个,协议投资总额1.4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美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