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德保县那甲镇创新打造“苔上富”政社企·韭菜苔产业共育示范基地,通过“政社企银”四方联动模式,依托韭菜苔特色产业为困难群体开辟精准帮扶新路径,让小小的韭菜苔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黄金苔”。
该示范基地从那甲镇巴深村200亩韭菜苔种植基地中划出30亩核心区域,聚焦无劳力脱贫户等困难群体稳定增收需求。依托韭菜苔“单次种植可连续采收4-5年”的长效特性,配套现代化种植技术与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实现种植、灌溉及田间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极大降低成本与管理难度。基地创新构建“零劳力分红”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代种代管、保底分红等机制,实现全镇低收入无劳力脱贫户全覆盖,户均年增收超6000元。
为保障产业落地见效,那甲镇形成“政社企银”同向发力的机制创新。政府牵头做好产业规划顶层设计,整合涉农政策与项目资金;借助粤桂协作优势,引入深圳骏群实业有限公司注入13.5万元启动资金;当地龙头企业鑫德利农业有限公司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及市场销售,实施每斤3元保底价回收;桂林银行百色分行推出专项贷款与全村授信政策,破解资金难题。多方联动为产业高效运转筑牢保障。
在利益分配上,基地建立分层分利的可持续模式:社会资本方连续三年享受基地纯收入30%分红;企业回收成本后,将剩余纯收入70%分配给困难群体;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精准分红“三轨并行”获得收入,无劳力户也能通过“零劳力分红”享红利,多维机制激发产业参与积极性。
经济效益方面,韭菜苔产业高附加值特性凸显:年亩产0.4-0.6万斤,按市场价5-10元/斤计算,亩产值2-6万元,年净利润超1万元/亩,远超传统作物。30亩基地年净利润可达30万元以上,为产业扩张与周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范例。
展望未来,那甲镇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延伸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争将韭菜苔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标杆,为破解特殊群体增收困境贡献更多经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那甲镇:“四方联动”育出“黄金苔” 破解困难群体增收难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德保县那甲镇创新打造“苔上富”政社企·韭菜苔产业共育示范基地,通过“政社企银”四方联动模式,依托韭菜苔特色产业为困难群体开辟精准帮扶新路径,让小小的韭菜苔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黄金苔”。 【详细】
破解 “少数干、多数看” 乡村治理困境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伴随乡村社会加速转型,治理主体弱化、治理内容复杂化、治理手段行政化等挑战日益凸显,导致 “少数干、多数看” 的治理困境,严重制约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如何有效激活治理主体、培育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机制,成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 【详细】
百年荔林藏“鸡”韵!灵山香鸡文化园开园迎客
历经数月匠心雕琢,近日,广西灵山香鸡文化园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园!开园当日,阳光和煦,行业嘉宾、八方游客齐聚于此,共同见证这一镌刻灵山特色文化发展印记的重要时刻。 【详细】
广西象州:文旅融合激活五一消费热潮
今年五一期间,广西象州县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导向,开启壮欢文化系列活动,为游客呈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立体盛宴,激活假期消费热潮。 【详细】
百色市2025年《慈善法》深度普及与实践活动启幕
4月10日清晨,阳光明媚,百色市2025年《慈善法》深度普及与实践活动在位于右江区利元社区的森林公园广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百色市民政局携手百色市朝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举办,并联合利元社区、百色市附属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编织了一场慈善与法律交织的盛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