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4日 来源:昭平在线 作者:韦肇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昭平县牢固树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经济发展思路由“三四五”到 “三区两带”的提升和飞跃,大大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 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从做强一个企业到壮大一个产业,壮大一个产业到形成一个产业群,从“立足资源起步”到“跳出资源发展”的重大转变。

  昭平县科学谋划经济发展新路子,根据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2002年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三四五”经济发展思路,“三”即实施开放带动、项目拉动、绿色家园三大战略,“四” 即发展林业和林产工业、水电业、茶果业、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五”即建设下福电站、将军峰茶叶工程、黄姚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市政建设工程五大工程。在实施“三四五”经济发展思路中,昭平县根据这些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市场前景,对“五大工程”进行了两次理性调整、提升,其中在2004年把原来的“五大工程”发展提升为林板、水电、茶叶、城建、交通“五大工程”,在2005年再次调整提升为服装生产、旅游开发、林纸一体化、宝石加工和高速公路产业集群等五大工程。通过在实施中调整和在调整中实施,昭平县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水电业”和“林产工业”两大优势产业不断做强做大,“昭平茶”和“黄姚古镇”两大特色品牌不断打响。目前,全县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发展到11家,人造板年产量达10万立方米,林产工业产值达4亿元。以昭平电站、下福电站、金牛坪电站为轴心,以全县流域20多座小水电站为网点的水电能源工业体系已逐步形成。全县共有茶园8万多亩,大小茶厂90多家,年产干茶3500多吨,产值1.8亿元,荣获“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黄姚古镇荣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景区”荣誉。

  去年,在总结近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昭平县又根据桂梧高速公路贯穿本县的机遇,提出了建设昭城经济区、黄姚经济区、马江经济区和高速公路产业带、桂江旅游经济带即“三区两带”的发展思路,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着力发展园区经济、通道经济、特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和商贸旅游业的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今年,围绕“三区两带”建设,昭平县把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引领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在推进工业化中明确要加快县城工业区、潮江工业区、马江工业小区、篁竹旅游产品加工区等“四大园区”建设,培育壮大林产工业、水电业、服装产业、冶炼业、宝石加工业、以茶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六大产业”;在推进城镇化中则重点发展昭城、黄姚、马江“三大中心城镇”,围绕“生态型山水森林城”的目标,把县城打造成精品县城,把黄姚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旅游胜地,把马江打造成昭平县南部工贸重镇。

  思路决定出路,随着“三四五”发展思路到“三区两带”发展思路的提升和飞跃,大大促进了昭平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由做强企业到壮大产业形成产业群、由发展资源型经济到发展非资源型经济的重大转变。昭平县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7.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5.51亿元,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1.8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88亿元,年均增长96.8%;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6834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22亿元,年均增长21.3%。今年昭平县先后被列为“全区城镇化综合示范县”和“全区县域工业试点县”。目前,规划用地650多亩,合同投资额5亿元的昭平县桂粤服装生产中心已开始厂房建设,中心建成后,将新办服装进出口公司、20—30家较大规模的针织、制衣、拉链、纽扣、制衣机车、机械配件等行业企业,形成一个制衣企业集团和一个企业群。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