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8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李慰明 陈昭荣 许旭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给农村经济建设注入活力,浦北县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农民群众热烈拥护的良好局面,有效地加快“科农”结合,助推了农村工作开展。

  该县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去开展林果、粮食种植、农产品流通、畜牧业、良种繁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基地等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进村后,依据市场需求变化,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为服务的企业、农户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向服务的企业、农户传授了一些先进的生产、销售方面的技术,解决了一些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益。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该县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工作以来,一批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将科技触角直接延伸到了农户和示范基地,将科技送到了农民手中,缩短了科技与农村、农民的距离,特别是抛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和思想观念,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推广应用了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

  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发展。科技特派员陈光强在下派期间,指导张黄镇学堂村的粉葛种植农户改变传统的种苗培育方式,建立了五个粉葛苗圃基地,面积达12亩,并由责任心较强、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农户负责种苗的假植和肥水管理工作,做好粉葛种苗的提纯复壮,淘汰了变异低产的劣种,同时严格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的技术规程,确定了12户粉葛种植大户为科技示范户,建立了150亩的粉葛种植示范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派员胡礼通进驻县食品猪场后,他针对该场部分种猪的受胎率偏低,商品猪体形外貌不理想,传染性胸膜炎等疫病没有净化,生产记录不够详细具体,档案不健全等问题向业主提出很多有效的建议,帮助业主解决了猪场效益低的问题。他还充分利用自己优势,积极服务周边的小猪场、养殖户。如平马村的谭翔猪场6月份发生皮炎肾病综合症,由于该场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加上这是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疾病,业主不知该如何处理,胡礼通便到该猪场去指导采取全场投药、加强消毒、搞好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一周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

  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科技特派员驻点后,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放在重要地位,根据不同园区、不同项目、不同人群、不同时节,采取面对面现场讲解、手把手示范指导、入村入户面授交流等形式,向农民宣传科技知识,传授种养、农产品流通、农药使用等新技术和新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活动,使农民群众掌握实用技术。至目前,全县共举办技术培训班25期,培训农民群众3500多人次。如特派员陈光强根据农事生产季节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到目前已成功举办技术培训班2期,经验交流、现场技术观摩3次,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民群众达600多人次,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