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秦琼英 周章师 黄 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冬寒人不闲,田间地头忙。如今田东县的村民都忙碌在甘蔗地里,他们10户一组组成生产互助组,有的在砍甘蔗,有的在捆绑甘蔗,有的在往大卡车上装甘蔗……“以前一年到头都种玉米,进入11月份后,基本上没事干,虽然饿不了,但住不好,穿不好,更是没钱用。现在可好了,把旱地调出来种甘蔗,收入多了,过上了城市般的生活。”印茶镇僚坤村刘承晚高兴地说。

  从“要我种”到“我要种”  早在几年前,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该县决定把种植甘蔗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但受传统种植观念影响,农民对种植甘蔗没有兴趣,尽管有工作队进村入户做思想工作,仍无济于事。

  要让群众转变观念,必须给群众得到好处。为此,该县采取先提供蔗种、肥料,后逐年扣除成本的办法,扶助农户种植甘蔗。在甘蔗入厂时杜绝打白条,凡原料蔗进厂3天后制糖企业要兑现收购首付款,边榨边兑,停榨后15天内全部兑现所有收购首付款。县里每年还拿出专项资金,对原料蔗进厂大户进行重奖,让农户种甘蔗也能领奖……激励机制的建立与落实,再加上甘蔗种植户的示范带动,许多农户纷纷加入到种植行列中来。印茶镇立新村立屯由开始的1户发展到家家户户都种,有的农户甚至把一些水尾的水田都改来种甘蔗。为提高单产量,增加收入,该县采取低价供蔗种给示范农户和在移民安置开发区推广种植新品种的办法,发动农户种植新品种,大获丰收,农户纷纷翻种新品种。

  从“一花独开”到“百花齐放”

  通过实施公路建设大会战,该县改善了交通条件,新发展了一批甘蔗种植村(屯)、户,由过去的零星种植变成了连片种植。如平田公路的建设,使朔良镇六羊、定坛、义合、灵龙村等4个公路沿线村都连片种植了甘蔗,仅2006/2007年榨季,朔良镇甘蔗种植面积就新增1.2万亩。全县形成了思林、义圩、印茶等一批甘蔗种植大镇,建成了林驮村、六洲村等27个进厂原料蔗超万吨的甘蔗大村,江山、六鲁等开发区已成为甘蔗种植新基地。全县年重点建设“吨糖田”达8万亩,10个乡(镇)都建了200亩的良种高产高糖高效示范样板片。

  “下山进城入谷”也要种甘蔗。作登瑶族三陇村蒙国志等23户石山区群众,在受交通限制的情况下,跳出本地,到交通发达的祥周镇承包390多亩土地种甘蔗,每年户均甘蔗收入1.5万元以上,比在老家多收入1万元。

  从“落后村”到“新农村”

  甘蔗种植业成就了农民的甜蜜生活。林逢镇林驮村是田东县进厂原料蔗第一村,年进厂原料蔗达33091吨,年经济收入860.4万元,户均6796元,全村1266户中已有810户建起了楼房。如今,田东县座座“甘蔗楼”拨地而起,部部“甘蔗摩托车”奔驰在乡村公路上,电脑、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科技信息、致富信息涌进田间地头,甘蔗“手机”、“电话”打破了他们与世隔绝的境地。

  今年1月8日,投资1.6亿元、日榨能力达5500吨的洋浦南华糖业集团一糖厂技改扩建竣工投产,更坚定了农户种植甘蔗的信心。甘蔗已成为了该县农民增收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