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载誉归来。陆波岸 摄
6月7日,2007年广西质量兴市(县)研讨会暨经验交流会在宾阳县召开,宾阳及“宾阳制造”这两个名词再次引起外界的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宾阳县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宾阳的形象,经济发展受阻。2003年,该县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提出了“诚信宾阳”“诚信立县、质量兴县、品牌强县”战略,大批质量优良的“宾阳制造”产品开始畅销国内外市场,县域经济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宾阳,探寻“宾阳制造”崛起之路。
假冒与被假冒
2005年9月29日,广东韶关和广西宾阳被一根电话线连通。
韶关市工商部门电话中告知宾阳方面,他们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市场上有假冒宾阳“翠蕊”品牌产品。就在1天之前,9月28日,“翠蕊”牌白砂糖刚刚荣膺“广西名牌”。
执法人员在随后的调查中还发现,这种标称“冰糖”的假冒产品假冒得很滑稽——“翠蕊”品牌产品压根就没有“冰糖”。
假冒产品“冰糖”的外包装上所谓的“生产厂家”的电话,竟然是宾阳县一个小卖部的电话,而且这个小卖部的主人对此却毫不知情。
这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贵州省贵定市。2004年,贵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查获了一批标称“新宇”牌角钢的产品,标称产地为“广西宾阳县新宇轧钢厂”。后经两地质监部门联合查清,涉案产品并非广西宾阳县新宇轧钢厂生产,造假者之所以大胆假冒该厂的角钢产品,是因为“新宇”牌角钢在贵定市的品牌知名度很高且非常畅销。
“畅销的产品,总有假冒产品如影随形。而被假冒的产品,必定是畅销的产品。”有关人士称,历史和现实中的宾阳县,似乎成了这个经济学上的“潜规则”和“市场怪圈”的“试验田”。
然而,20年前,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多时候不是在别处,正是在宾阳。
改革开放之后,精明的宾阳人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得心应手,皮革、服装、陶瓷、纸品、小五金等优势产品迅速在宾阳崛起。当时,宾阳有广西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宾阳货供不应求,非常走俏。出于原始积累的需要,有的宾阳人急功近利,开始玩起小聪明——制假、售假。一时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这个百年商埠的市场,大行其道。
制假售假为不法商贩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给宾阳人“挣”来了“假货”的黑帽。其结果,一些外地人买东西不敢要宾阳货,不少宾阳厂家的产品包装避嫌隐去“宾阳”二字。原来响当当的“宾阳货”,一夜之间成为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当时,看着“宾阳货”的现状以及它给宾阳带来的负面效应,有识之士曾不禁叹息。
“以前宾阳有人假冒他人产品,现在他人假冒宾阳产品,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了宾阳人质量意识已经提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实实在在的‘宾阳制造’取代了‘宾阳货’,宾阳产品让世人刮目相看,一个‘质量宾阳’新形象令人瞩目。”6月7日的现场会上,一位官员如是说。
“从以往的假冒别人,到如今的被别人假冒,宾阳县‘假冒’的‘换位’,折射出该县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已经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此间人士如此评价。
北京传来喜讯
2006年9月6日晚7时许,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面向全国数以亿计的观众提到了“宾阳”这个地名——“6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556个产品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授予四个产品‘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同时还有61个在质量振兴方面表现优异的先进市县受到表彰。……来自广西宾阳的获奖代表告诉记者,通过实施质量振兴战略,这几年宾阳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中共宾阳县委书记施汉飞:我们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我们有了一系列优秀产品,还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走进这些国家的市场。过去宾阳县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仿冒产品比较盛行,严重影响我们经济的健康发展,开展‘质量兴县’战略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品牌,我们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市场上我们的产品也逐渐走俏,推动了我们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名列全国质量振兴先进县市行列,这是宾阳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破天荒。全国知道了宾阳,了解了“宾阳制造”。
听到北京传来的喜讯,宾阳人振奋了,他们奔走相告:“宾阳制造”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了。
事实告诉人们,宾阳县已从“质量冬眠”中苏醒,一跃成为八桂大地上引人注目的质量之县。这一苏醒始于2003年。当年,宾阳县委、县政府正视“宾阳货”的现实,决心不允许“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谁坏宾阳的名声,就砸谁的饭碗”,率先在全区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制订《质量兴县工作规划》,提出“力争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显著成效”的奋斗目标。
这一苏醒,宾阳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2003年,宾阳县拨出30万元专款,作为开展“质量兴”县工作的专项经费。2004、2005、2006年,每年拨出这项经费60万元。几年来,宾阳县质监、工商、农业、烟草、公安、环保等部门先后开展了以整治农资、建材、食品、药品、造纸等为专题的一系列整治活动,累计派出执法人员18900多人次,共查处各类经济案件1553起,查处案值1600多万元。
他们的付出收获喜人。宾阳县原有的“造假经济”开始被“质量兴县”的巨手赶下历史的舞台,“宾阳制造”在大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中傲然崛起,“宾阳制造”产品不但打开了区内外和东盟国家的市场,甚至还成为区域畅销的、消费者心仪的产品。建材水泥、白砂糖、茧丝、皮革、竹编、纸品等一大批“宾阳制造”产品已经挺进东盟、欧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
统计表明,开展“质量兴县”活动以来,宾阳县获得的名牌数量,超过了开展“质量兴县”之前的历年总和。目前,该县已有2家企业的8个单元产品获国家免检资格,拥有广西名牌产品8个、广西优质产品3个、广西著名商标6件,名牌、名标的拥有量在全区县份中名列前茅;有15家企业和政府部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家通过HACCP食品安全认证,通过认证的企业数在全区县份中位居前列。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