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27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陈德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由于连续感染急性炭疽病,使武宣县双龙村150多亩连片枯萎的牛心柿令村民失去了信心。为了控制病情发展,挽回村民损失,近年来,市、县两级水果部门拨经费培训治病技术,组建了协会统一防治的“科技套餐配送”服务,连年给种果联合体带来10多万元的产值,人均纯收入8100元。

  “套餐配送”是令广大农户感动在田间地头的科技服务工程。武宣县科技局责任人武任萍说:“作为广西‘三农’科技服务首批示范县,科技、农业、畜牧等相关部门组建了专家小组深入到乡镇征求群众意见,落实‘科技服务协议’。从当地资源出发,为村屯量身定做科技服务计划,联系专人按照农户点的菜谱,用专家抓锅铲,给农民品尝上美味的‘科技套餐’。”

  在得到县直单位赠送电脑的大祥村,笔者看到一些村民正在液晶电脑前按着鼠标搜寻资料。村支书覃有录介绍:“县里按我们的想法配送了电话、电视和电脑‘三电’科技入户套餐。现在打‘1183110专家热线’,上网发布信息成了村里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大家也七嘴八舌地补充道:韦朝蛮网上学会猪精料配方,一天加工5吨饲料配好营养方送货上门。全村7家加工场,每年向周边村配送1800吨;原来0.4元一斤的龙眼求人要,廖宁在网上发布“桐岭龙眼果卖价不如青菜”信息后,广东老板来蹲点收购,价格升到1.7元一斤;苏祖范网上学得防治病绝招,免费为养猪户阉猪、配种、打预防针、搞流通跟踪服务,全年赊销饲料370吨给520户农户,并配合北京依德利公司将种精直送各乡镇,去年直接引导25户养猪利润超5万元,其中39户超2万元。

  与此同时,大批农业专家成了以“科技服务套餐配送”为载体,提升传统产业的主力军。瑶兰村原仅有个别农户种菇,区农业厅、环保站、水果总站总农艺师多次与来宾市对口部门的技术员驻扎种植示范区和生产基地寻找薄弱村突破口。通过广立经济收入对比牌,让群众一目了然种蘑菇 “搞头”有多大,去冬今春群众踊跃种菇近2万平方米。当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菇闯进市场后,立即被客商以每公斤6.6元的价格抢购一空,“瑶兰鲜菇”成了该村的品牌产品,全村有半数菇农收入在2300元以上。食用菌给武宣县带来“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先进奖”的荣誉。

  由于县局及乡镇“七站八所”是“科技服务套餐配送”的技术保障,因此乡村种养能人在这个平台上掀起了跨村施展才干的热浪。朱廷芳、赖燕能在柳州市种了近10年无公害蔬菜,去冬筹划扩大种植面积。有关部门按需所求协助他们在东乡三个镇落实了适宜韭黄生长的成片黄沙地,派出专人一条龙跟踪服务。今年生产的高科技农产品远销广东、深圳、香港,亩产值超过8000元。全县6万多农民以结对子形式到别地连片承包种地,户均收入是当地平均数的两倍多。

(供稿:武宣县委宣传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