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02日 来源:田东县委宣传部 作者:周章师 黄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上半年,田东县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六大经济指标分别同比增长11.6%、93.4%、15.9%、58.3%、22%、14.95%,均实现‘双过半’目标。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发展速度,主要是采取以‘大企业引领大产业、大项目推动大投入、大转移促进大繁荣、大城镇带动大流通’的四大战略举措,使田东主动融入了泛北部湾经济圈、右三角经济区,形成了经济社会到处开花结果的局面。”这是7月27日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在全县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

  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以大企业引领大产业。该县紧紧围绕“煤、电、水泥、糖、纸、油”这一丰富资源优势,下大力气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雄厚实力,做大产业,拉长产业链,建成了登高集团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完成了南华糖业技改扩建项目并投产,开工建设了田东电厂煤灰砖厂,推进了金荣纸业扩建、锰矿开发等。争取并实现了田东石化工业园项目列入了广西工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7月19日,采取市场运作、筹集2500多万元开工建设园区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出台工业集中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引企进园和改制企业退城进园,促使企业向园区集中。目前已有石化总厂年产60万吨催化裂化项目、杭州锦江集团年产20万吨烧碱项目及40万吨/年氯碱项目、英国帝万公司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等相继签订入园协议。今年上半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49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0.6%,拉动经济增长10.52个百分点。

  有投入才有发展,以大项目推动大投入。抓住南昆高速公路、田东至德保铁路建设这一机遇,着力抓好项目田东段建设,确保项目正常开工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搭建平台。据悉,今年上半年,田东县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59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额达36.6亿元,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田东电厂煤灰砖厂等9个项目如期竣工投产。

  “转移”是“活力”,以大转移促进大繁荣。在去年顺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的基础上,该县以大党校、田东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培训中心为培训基地,对农民进行了“全日制式”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电子、机械维修、电焊、模具、园艺等,年开办18个班级,在校生达数千人,为东部产业转移落户田东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今年上半年,又顺利转移劳动力7661人。抓好东海工业园区建设,筑巢引凤,落实优惠政策,为东部产业落户田东构建“新乐园”。目前,田东县已顺利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9个,签约资金65.3亿元,成功承接了阳江航空耳机厂、深圳音科电子配件厂、顺德豪华门加工厂等11个东部产业转移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

  人气旺市场就活,以大城镇带动大流通。人气是市场活跃的关键性因素,为此,田东县在加快百通世界、田东商都、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等城建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开工建设了县城高速公路入城大道、东海大道、广场大道北段、人民路至上法农贸市场道路、县城区防洪提百谷段等城市公共设施工程;完成农村通达工程公路建设23条89公里;新建农村水泥、柏油公路8条90公里;抓好林逢岩锯至巴马平田公路、平马至仑圩公路建设扫尾阶段;顺利推进城北客运站及思林、朔良、义圩、那拔等乡镇客运站建设,治愈了“交通制约产品流通”的“百姓心病”,形成了“经济公路快环道”,加速了人流、物流量。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内榄、中平、江垌、平点、陇晚、下巴、那蒙、十合、作月、那月等10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创新推出“五长五包制”,有效解决城镇脏、乱、差问题,使农村、城镇人气、商气都旺了起来。今年上半年,新增私营企业20家,注册资金1600万元,新增从业人员609人;新增个体工商户712户,注册资金983万元,新增从业人员916人,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批发、集贸市场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息中介等日益兴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