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2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张东安 通讯员/罗郅肯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平果市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增加和优化支农投入,创新支农机制体制,不断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水平。今年,该县农业投入预算资金达5277万元,增长21.56%。

  该县2005年至2007年,财政支农总投入年均增长超过两位数;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递增额超过300元。该县在此基础上,坚决贯彻支农惠农政策,持续增加投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平果市完成沼气池建设1600座,沼气入户率达73%;完成22处饮水工程建设,解决2314户1.2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在惠农资金发放工作中,该县坚持以农补网“一折通”为载体,大力推进各项直补工作。

  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该县规模以上企业由23家增至26家,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第三产业实现年产值已达14.62亿元。该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889元中,工资性收入已达到1190元左右,增长18.6%,总额超过4.6亿元。在该县工业园区,常年入园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就有5800余人,年实现工资性收入5200万元。该县还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新增外出务工1.24万人,累计外出务工人数达9.2万人,外出务工实现收入达2.9亿元。

  社会保障逐步健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平果市社会保障体系从农村医疗、低保、住房改造、养老等方面逐步向农民工进城务工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延伸,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经济发展成果普惠广大农民群众。2007年,该县为缓解进城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住房难问题,在县城区建设“阳光小区”,专门安置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目前首期住房998套8.982万平方米已全部建成交付。2008年,该县还将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再建经济适用房2000套,全面解决进城务工农民住房难问题。

  平果市在积极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同时,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1万多名父母常年离家打工的“留守儿童”,目前正积极扩大县城区教育规模,将把这些儿童集中到县城区上学,解除在外父母的后顾之忧。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