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8月04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黄忠 贾伶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如何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二次创业"实践中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部门提出要继续通过"借鸡生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手段,在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

    融水三防香鸭、山区黄牛、香猪等特色农产品是优质的畜禽肉类食品加工原料。由于食品加工技术高端人才匮乏,该县的畜禽肉类深加工尚处于空白状态。去年,科技部门采取校企合作,从四川大学引进食品加工人才和技术成果,投资40万元对柳州市贝江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体系。经过培训和试产,企业独立开发出了具有苗山特色的禽畜肉类产品,每年可以进行精深加工融水香鸭20万羽、山鸡汤罐头20万羽、苗山牛肉深1000头等,年产值2125万元,实现利润500余万元。

    融水长期以来都是种植福建、浙江一带引进的茶叶品种,有资源优势无自主品牌。从2007年开始,融水积极与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实施茶叶种植科技创新。目前该县已获得自治区科技厅投入100万元,建立高标准的示范茶园300亩。其中,广西最新自主研究的色好味纯的福鼎大毫、福鼎大白、九龙大白茶、台茶12号等名优茶品种进驻示范茶园,种植面积达100亩。为达到建立万亩示范茶园的目标,该县正与有关茶叶科学研究所合作研究大苗山优质、安全、生态茶叶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提升茶叶质量,培育融水品牌,以科技创新带动全县茶叶种植走出依靠外地品种的圈子。

    融水民间食用菌生产较为普遍,但生产分散,品种单一,管理粗放等制约了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该县利用科技招商,引进了福建省古田县大型食用菌企业落户,成立了广西融水闽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香菇、木耳、银耳、鸡脚菇、猪肚菇等产品。建立综合性的桂北山区大型食用菌研发深加工基地,目前已完成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0多万元,相关机械设备已经进场,设计年产1000万袋,产值2000万元。

    科技创新同时也瞄准了主导产业做文章。融水杉木优质高产,年生产商品材可30万立方米,但传统竹木产业只能加工一些普通板,节疤多,硬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为此,该县从资金筹措、专利申请和技术认证等方面对竹木加工龙头企业技改进行重点扶持,取得了预期成效。其中,金杉木业有限公司自主创新获得了七项专利,使产品附加值比原来成倍提升。目前,该县正在计划利用"金杉"的这些专利,推动全县杉木地板产业化生产。

    "在'二次创业'过程中,我们的办法就是继续总结近两年来的成功经验,走'借脑'、'借鸡生蛋'、'校企合作'等路子,服务企业,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应用和转化科技成果。"该县科技局局长侯水福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