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先天不足,但当地党委、政府没有驻足观望、停止不前,而是坚持不懈地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年1~8月,该县已完成生产总值4613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3%;财政收入完成6750万元,同比增长17.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766万元,同比增长28.2%;农民人均纯收入1723元,同比增长15.54%。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县上下选准了“民生为重”这一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
查民情。西林县地广人稀,14万各族群众分布在30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了调查了解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县充分结合“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和“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动用全县8个乡镇350多名乡村干部和239名社会主义新农村驻村指导员,深入93个行政村的自然屯,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和座谈会,收集到了720多条建议和意见,真正做到了摸清家底、心中有数。
还民愿。多年以来,在群众心中,有众多未了的致富心愿。经过调查研究,西林县党政部门科学运作,使这些心愿逐一得到实现。通过不断规范完善“农家课堂”培训户培训机制,使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顶级农业专家的指导。通过培训,已形成马蚌乡鲁维村网箱养鱼、八达镇新达村母猪养殖等8个“人才惠农”示范点,同时还开办了第一期“农家课堂”中专学历班,共有85名“泥腿子”高兴地在家门口拿到了中专文凭。为让深居大山的村干部开拓致富视野,该县还组织41个村的村干部、党员骨干、乡土人才到区内和广东、四川等地进行学习培训。目前,西林的茶叶、生姜、银鱼、花椒等地理标志产品已开始批量进入邻近省份市场。
解民忧。当测土配方、水果配袋、无病毒苗圃等新鲜名词出现在西林老百姓生活中的时候,西林“农字号”经济已开始迈出了新的步伐:到8月份止,全县已完成优质超级稻高产栽培2万亩,优质杂交高产玉米3.5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综防技术应用5.5万亩。为使这些丰收的果实真正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收入,该县又打出了解民忧的牌。首先是解决群众农产品出山难的问题,实施“通达工程”,目前该工程16条公路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7%。其次是解决群众发展资金问题,8个月来各金融机构共投放贷款2亿元。为让群众“贷得起、还得上”,该县还发放了600万元的贴息贷款,财政贴息30多万元。
与民乐。在该县那劳乡那沙屯,昔日污水横流、灰尘满天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连通农户之间的水泥路,是宽敞的篮球场、综合服务楼、文化活动中心,仅在该屯西林县党委、政府就整合投入资金105.35万元。只要能让群众受益的项目,该县总是千方百计促成并实施。为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西林县又多方筹资,完成了13处24公里的渠道硬化工程,让群众不再为浇灌用水的“滴、跑、漏”而焦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