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刘兴标 本报通讯员 唐永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换上科学发展新‘引擎’,驾好‘二次创业’动力车,奋力打造广西第一工业城区、加速建设经济强区……”

  8月5日,柳州市柳南区委八届六次全会,城区领导的报告激情满怀,直指全年奋斗新目标:

  ——工业总产值要突破1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4.5亿元;

  ——三产营销总额要突破300亿元;

  ——财政收入要突破1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5500元!

  这并非纸上谈兵。该区以生动的科学实践,敢为人先勇于拼搏,奋力打造工业强区,吹奏出了一曲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强韵。

  棋高一着 科学发展善决策

  奋力打拼 规模企业超百户

  有谁能想到,早已声誉鹊起的柳南区,到2002年底,规模以上企业仅11家,完成工业产值仅2.16亿元。当年,该城区全部工业总产值仅9.63亿元……

  12月中旬,记者深入柳南辖区,连访10余家企业。每到一处,企业生产热火朝天,职工忘我工作,产品俏企业活,质量好市场旺。老总们心花怒放,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巨变。

  企业家们一语中的。2006年7月,该区新班子刚一上任,新思路呼之欲出:做大城区经济,必须做强城区工业!

  自此,该区区委、区政府对该区工业经济重新排阵布局,高举科学发展旗帜不含糊,并根据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二基地、柳工、五菱集团等著名企业坐落在辖区的优势,果断提出:大力发展机械加工制造业,做活做强汽车配套业,开拓创新抓好三产业。

  被企业尊称为科学发展好参谋的时任区委书记雷应敏、区长张云等四套班子成员,每年人均深入企业超100天,且亲率城区机关干部,一企一策抓帮扶,一家一户分施“政”,难题解在关键处,服务不分节假日,处处令企业感动不已。

  城区发展经济局局长李俊告诉记者,正因为区委、区政府棋高一着有眼光,勇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经过两年多的快速发展,城区规模以上企业从2002年的11家,猛增至目前的105家,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零部件加工配套企业近80家,工业总产值由不足10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54亿多元,整整增加了4倍多。

  今年1至11月,该城区三产营销额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72.7亿元;财政收入达10.6亿元;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达59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万多元;其增幅均以两位数增长。

  至12月23日,该城区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3.3亿元,增幅高达89.5%,成为广西第一个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城区。

  科学发展 依靠科技创大业

  企业强产品精 活力满柳南

  往返于柳南辖区各企业采访,处处被一股工业强区之势所吸引。

  “5·12”汶川大地震,国人切肤之痛难忘,该城区金工机械厂自主研发并获国家专利的汽油火焰切割机名震灾区——

  5月15日,该厂10台机械刚一送到灾区,即被救援人员称之为“小神枪”,火焰温度高达2000多度,废墟中切割钢筋、钢板势如破竹,仅此“小神枪”在汶川灾区援救出伤员多达数百人。

  “这全是柳南区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厂长石锋云感慨万分。他说,在企业科技攻坚紧要处,市、区科技局一次帮助解决科技经费35万元,这为柳南区历史所罕见。至目前,该企业已开发出不同型号且用汽油代替乙炔的火焰切割机多达三种,每台不仅节能80%,且在油箱内点火不会爆,连获国家四项专利。不足90人的企业,今年实现工业产值可突破2000万元。

  今年11月,全国焊接协会年会在南宁举行,该企业产品成为全国重点推价产品。石厂长兴奋地告诉记者,北京、山东、上海、四川等地客商已纷纷上门订货。

  谈及依靠科技科学发展,坐落在柳南辖区的广西正菱集团执行董事罗广名兴奋难抑。

  正菱集团现有员工5000多人,其中接纳下岗职工再就业近4000人。为培育壮大该企业,书记、区长几乎把此当成自己的“家”,解决难题班子成员齐上阵,科学发展机关上下当参谋,使当年的一家小汽配企业,发展到集机械制造、化工、水泥、宾馆等产业于一身的广西特大型城区企业。年新产品开发等科技投入近千万元。其机床、汽车等机械产品已远销中东、中欧和东南亚等近20个国家。2007年该企业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上交税利超亿元。今年发展势头更是喜人,年销收入将增长20%以上。

  “这只是柳南区科学发展创大业的几个突出例子。”该城区科技局谭文辉告诉记者,做强城区经济,做大城区工业,区委、政府铆足了劲。单从科技经费投入看,从2005年的185万元猛增到今年的450万元,今年还首开先河特设了科技进步奖,这在广西城区绝无仅有。这使得赛富、江航、骏信等100余家规模企业,科技创新更有动力,产品更具市场潜力,出现千企竞发打造工业强区之势。

  争当“二次创业”排头兵

  咬定城区经济升级新目标

  9月8日,敢为人先的柳南区举行了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誓师大会,紧随市委奋斗目标:建设“广西第一工业城区”、构建“桂中现代物流新商埠”、打造“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城区”。并选定30个涉及工业、商贸、城乡建设等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以此实施“二次创业”,加速城区“经济升级”。

  当天,捷足先登的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与柳南河西工业区第三区一次性签约投资15亿元,占地达600多亩,并紧紧依托上汽通用五菱、柳工等主机厂,致力开发生产高档次汽车零部件,投产后将实现产值达60亿元。

  “柳州五菱首开头炮后,来自区内外的120多家企业纷至沓来。”该区区长张云说,在今年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又喜获丰收,三天签约资金达18.4亿元,而河西工业区第三区整个规划面积只有4600多亩,充其量只能容纳80家企业,只好横下心优中选优。该园区三年完成总投资36亿元,预计可实现总产值达150亿元,年创利税8.5亿元,可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多达1.1万个。

  占尽天时地利的柳南区,工业强区之势不言而喻:至目前,该城区规模企业已达105家,其中汽配企业多达80余家,且均实现零距离配套,短距离运输,“家”门口服务。一条成本低、效益高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链,使该城区经济升级,规模化经营再上新档次,为全区城区工业所瞩目。

  采访中,该区区长张云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后,至2010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三产营销总额要达4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6500元;至2015年,城区GDP要突破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要突破300亿元,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这不是单一的‘二次创业’与‘经济升级’,而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全力做到量与质的完美升华。”该城区领导充满信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