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尤英 王滋创 李宗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全州县工业企业掀起新一轮技改热潮:今年1-9月共完成技改投资5.12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冶炼行业完成1.87亿元,矿产品加工业1.38亿元,水电行业8100万元,食品加工业7000万元,汽车配件业2100万元。

  全州县委书记贺志刚说:“技改投入好比厉兵秣马,只有进一步加大以工业设计和技术装备为主要内容的技改投入,企业才能拥有科技竞争力,才能在金融危机中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5000万元撬动5个亿

  日前,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翔云锰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朱小明收到一条短信:“昨天销售的电解锰价格为每吨1.32万元。”看后他笑了:“在技改前,电解锰的生产成本都比这个价格高,一开工就亏本。如今,通过一系列的技改,企业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有了利润空间,还有能力纳税。”

  去年下半年,电解锰市场低迷,价格从每吨2万多元骤降至1万元左右,锰行业企业纷纷停产观望。翔云锰业不退反进,投入巨资5000万元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出氧化锰“节能焙烧还原系统”国际先进专利技术。这项技术运用后,每天提高产出6吨以上,能耗反而降低50%。

  翔云锰业还投资600余万元建了防渗漏可循环污水处理站,采取中水回用,达到废水零排放。另外还自主创新采用风力密封输送原料和搅拌硫化池,实现了环保无粉尘,耗电量也仅为原来的1/4。技改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主动权。翔云锰业不但不裁员、不减薪,还新增一条生产线,明年1月建成投产后,可新增400人就业,同时,年产量将达3万吨,产值将上升至5亿元。

  政企共奏技改进行曲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袭来时,全州县挤出资金400万元扶持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技改;为激励工业企业恢复生产,该县出台了铁合金企业销售产品考核奖励实施办法,企业每销售出一吨产品奖励50元。经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由“要我技改”向“我要技改”转变。

  “市场逼着你创新,你不在技术改造上投入,舍不得花钱,你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最终只有被淘汰出局。”龙达铁合金厂厂长蒋建军深有感触地说。该厂借脑发展,投资2000余万元,从上海引进全国铁合金行业最新专利技术和设备,建成先进的矮烟罩半封闭式矿热电炉生产线。自5月25日投产后,取得了矿耗和电耗降低10%、产值提高2倍的效果。

  湘山酒业一期技改投入资金3300万元,新上自动包装生产线两条,新购进纯水处理系统两套,成品酒包装能力提高了70%,酒体品质大幅提升。

  通过走科技兴企、科学发展的道路,企业把技改与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全州县工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跃上一个新台阶:今年前9个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3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27.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和28.04%。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华域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