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港市覃塘区这片迅速走向工业化的土地上,林立着两家投资10亿元以上、百余家投资均逾千万元的大中型企业,年生产水泥超千万吨。但是,与之相融的是天蓝水碧、山青气爽的美景。2009年来,覃塘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主要江河水质符合国家Ⅱ类及Ⅲ类以上水质要求,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覃塘区委书记李水恒自豪地说:“覃塘区坚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经济。建区7年来,虽经济以每年两位数高速发展,水泥产量成倍递增,但生态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的状况。”
工业经济 循环发展
近日,在芳草如茵的华润(贵港)水泥公司,望着一辆辆运渣车,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运送来的废渣,可是制造水泥的优质原料。该公司与贵港电厂等8家企业建立循环产业链条,每年帮助它们“消化”粉煤灰废渣上百万吨。
水泥企业在煅烧水泥中会产生大量余热。华润(贵港)、贵港台泥公司先后投入1.2亿元、2.4亿元资金兴建余热发电项目,每天共发电120万千瓦时,年节省标煤3万吨,节约电费1.5亿元。
甘化、台泥、华润公司还分别建立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废水利用率均达100%,每年减少用水量和排放量达亿吨以上。
2009年,覃塘区共投入2819万元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让企业环境保持清洁状态,全区企业监察达标率96.9%,企业也得到循环发展。4年来,覃塘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均达30%以上,去年达38.5%。
让农民在循环利用中获利
3月24日,五里、三里等乡镇的3万余名菇农正在采收蘑菇,收获循环发展果实。
据覃塘区农业局局长周景方介绍,种植1平方米蘑菇需用10公斤干牛粪、20公斤干稻草。去年全区种植528万平方米蘑菇,就用去干牛粪、干稻草15.8万吨,养牛、种粮户增加收入1.1亿元,牛粪、稻草下田后每亩间接增加收入350万元,加上每平方米55元的种菇收益,去冬今春覃塘区农民就从蘑菇循环经济中获利4亿元,人均740元。
覃塘区有山林60万亩。依托这一丰富的林木资源优势,当地529名经济能人共兴建了310家胶板厂、木片厂等,每年把30万立方米的人造板销往广东等地,让木材成倍升值。
胶合板、木片厂企业生产的废木材、边板、木头木尾、木屑,又成了纤维生产企业的良好原料。正林纤维公司每年收购这些“废料”1.3万吨,还收购周边1.4万户蚕农桑杆7600吨,让废物循环利用,为企业和蚕农增加收入310万元,该企业年产值4200万元。
这些木材加工企业,不仅安置大批青壮年入厂就业,还拉动林木管护、砍伐、交通运输、饮食业的发展,每年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人均年务工收入逾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首届工业博览会隆重开幕 陈武宣布开幕并参观展览
“要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广西工业产品、了解广西工业产品、喜爱广西工业产品,为广西工业产品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4月30日,为期4天的广西首届工业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详细】
引领工业发展 广西企业技术创新结出喜人硕果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广西工业在追赶,转型在加速,新常态下,广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注重技术创新。近几年,全区工业系统坚 【详细】
靖西一季度工业园区产值超55亿元
靖西县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各项既定指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再造一个工业百色和加快工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强化提升协调服务,推进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心组织企业生产,全力保障要 【详细】
来宾市14个项目描绘工业区经济新蓝图
4月上旬,来宾市本级第一次集中开竣工项目共有22项,其中市工业区工业投资的项目占了14项,占全市项目数约64%,总投资达25亿元。这是2015年以来该区“经济画卷”中描绘的第一笔,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笔。集中开竣工活动是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为重点,确保一批项目开工建 【详细】
首届广西工业博览会在南宁举行 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
4月30日,由自治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广西工业博览会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博览会以树立品牌、扩大内需为目标,通过集中展示、宣传我区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成就及成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