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0年风雨砥砺,60年日夜兼程,60年开拓进取……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马山县迎来了建县60周年的喜庆日子。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马山县从建县伊始的一穷二白发展到了如今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长足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站在新的起点,马山县正在向着“十二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进发。
近日,记者走进马山县,全面记录其发展历程。即日起,南宁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展现马山县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敬请关注。
2010年,马山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1.64亿元,是1978年的11.23倍,是“十五”期末的1.96倍;2010年,马山全县财政收入2.19亿元,是1978年的60.46倍,是“十五”期末的2.3倍;
2010年,马山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24元,是1978年的73.54倍,是“十五”期末的1.83倍;
2005年马山县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2008年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奖,2009年荣获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称号。
……
这些不是简单的数字和称号,它们共同见证了马山县建县60年来的辉煌成就、沧桑巨变。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马山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红水河港口、西南出海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以及中国—东盟合作交流门户为平台,利用与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优越地缘关系,积极参与西部资源富集区建设开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大大提高,民众的幸福感、自豪感、成就感不断增强。
如今的马山,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仰望未来。
崛起壮大的工业经济
走进马山县苏博工业园区,工地上热火朝天、机器隆隆,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
广西马山集新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罗世堂指着身后即将完工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告诉记者,这是2009年自治区新开工重大项目,总投资2.9亿元,预计今年10月投产。项目投产后日产2500吨熟料,年产值达3.3亿元,年新增利税8000多万。
在苏博工业园,像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不少。
目前,已进驻开工建设的3个企业的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7.9亿元,预计年总产值达6亿元,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约1.3亿元。
如今,马山县的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2010年,工业总产值实现20.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93倍,五年年均增长23.4%。工业增加值由“十五”期末的4.0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亿元,年均增长15.3%。
有两个数据特别值得马山人骄傲。一是,5年来,全县净增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9家,超亿元产值的企业已达到4家。二是,2009年,南宁市美誉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创汇6万美元,实现了马山县外贸出口创汇“零”的突破。
然而回首往昔,马山人不禁感慨……
建县之初,马山县工业为私人小手工业,主要是手工生产铁锅、车缝、铁木具制造。1951年全县工业产值只有6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7%,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饱受工业滞后所造成的落后局面,马山人积极进取,把发展工业放在首要地位,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的道路。
马山县委书记李兵说,马山县走“工业强县”的道路,必须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扩张总量和提高质量为目标,做优做强资源性特色产业和加快突破非资源性项目建设,推进马山工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工业经济提速提质提效。
马山人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在举全县之力推动工业振兴的进程中,马山县的工业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0.50亿元,是2005年的2.93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76%。同时,马山县工业已形成了建材、冶金、电力、造纸、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迅速猛发展,加快推进了把马山县建设成为南宁市新兴工业基地的步伐。
现今的马山,正朝着新兴工业基地的目标大步前进。
特色生态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谁说大石山区长不出粮食,谁说大石山区农业经济注定要落后……
马山人给出了答案。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断的探索,马山找准了自己的优势、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的农业发展道路。
走进马山,到处凸显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画面。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金银花生产基地、无公害玉米综合技术推广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以甘蔗、蔬菜、旱藕、金银花、桑蚕、黑山羊、马山土鸡、速生丰产林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
马山县还以整合组建旱藕加工企业集团和建设金银花脱水加工厂为纽带,形成“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体系。积极引进一批实力型、技术型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涌现出了以马山山里人、六合零家、山里来、壮鼓、那壮、壮香缘等一批集加工、包装、营销为一体的农特产品加工厂(公司)和创建了一批农产品品牌。
马山人民自豪地说,现在在国内的任何地方甚至是国外,都可以买到马山的农产品。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据统计,马山的农特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
农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发展,农民走上了走科技致富之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农作物间套种技术、超级稻栽培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提起马山,很多人对“黑山羊”是再熟悉不过了。至今,马山已成功举办了4届“中国黑山羊之乡”———广西南宁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打响了特色文化旅游美食品牌,提升了马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共同繁荣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而这,只是马山县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是马山县发展第三产业的最佳注解,马山县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由“十五”期末的4.9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1亿元,年均增长17.4%。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8%,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如今马山县的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旅游、物流、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特别是作为南宁后花园的马山县,更是坚持把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促增长、扩内需、发挥优势的战略举措,加快推进弄拉生态旅游区、定乐江绿谷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市场开拓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不俗成绩。“十一五”期间实现旅游总收入1.75亿元,累计接待区内外游客100.88万人次。
如今的马山县着力抓好第三产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特色文化旅游美食品牌的引领作用,依托“中国黑山羊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民族风情旅游,加快推进弄拉生态旅游区等旅游项目开发。相信不久,一个开放的、全新的马山必将出现。(陈满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马山县]古零镇入选广西“百镇示范试点”
4月29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2015年广西城镇建设百镇示范试点竞争性评审会上,马山县古零镇以总分第四名的成绩,在全区50个参与评审县区中脱颖而出,入选“百镇示范试点”。这意味着在两年内自治区将给予古零镇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新型城镇建设 【详细】
[马山县]强势摘取广西百镇建设项目
近日,马山县参加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竞争演讲答辩,最终在全区50个参与演讲的县区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强势入选,在两年内自治区将给予古零镇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 【详细】
马山县弄拉屯致富带头人李荣光:“拔穷根”的追梦人
近年来,马山县弄拉屯致富带头人李荣光在从事其他产业致富后,为了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向生态要效益,让父老乡亲改变艰苦的生产经营模式,回到家乡带领群众搞生态旅游,共同致富。李荣光的先进事迹,对“能帮就帮,马上就办,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作出了精彩生动的诠释,本 【详细】
[马山县]创建综合示范村 让“石山”变“金山”
马山县地处大石山区,特有的地质地形条件很大程度制约了发展,尤其是在与大连片、大规模、大集成的现代农业的交流“碰撞”中,马山显现出了“先天不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