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城全景
● 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板栗之乡”荣誉称号;
● 2007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第五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誉称号;
● 2007年荣获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的“2007年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
● 2009年被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安监总局授予“全国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2009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荣誉称号;
● 2006年、2008年、2010年分别荣获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C类县特等奖;
●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0元,达到11414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80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年均增长13.09%。
五年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硕果累累;五年来,隆安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隆安县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隆安”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开放立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项目旺县、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推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隆安县确定了全力打造南宁“三个基地”、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生物产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三个基地”为主线,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构建产业发展新框架。
辉煌“十一五”浓墨重彩绘隆安
“十一五”时期,隆安县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十一五”的辉煌成就,在隆安县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五年间,隆安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其中,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8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12倍,年均增长13.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7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21.7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9倍,年均增长34.43%;财政收入完成2.8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94倍,年均增长14.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52元,是“十五”期末的2.16倍,年均增长16.64%;农民人均纯收入3938元,是“十五”期末的1.75倍,年均增长11.87%。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隆安县一直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期末的19家增加到2010年的4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7.7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9亿元,年均增长30.23%。“叮当鸡”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隆安板栗进军港澳台、“绿水江”牌香蕉远销中西亚、“桂西牛”牌肉牛获准使用无公害畜产品标志并出口欧美市场……隆安农业发展风生水起,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甘蔗、香蕉、板栗、木薯、肉牛、叮当鸡等加工和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旅游、商贸、劳务输出等第三产业也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逐年攀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6.50∶26.66∶26.84发展为2010年的37.48∶33.21∶29.3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项目建设是隆安“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一个个项目的落户开工,一片片火热的建设场面,一串串跳动的投资数据,成为隆安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劲音符。
隆安县结合自身实际,以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能源产业核心区隆安华侨管理区和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宝塔医药产业园两个工业园区为平台,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备案项目161个、核准37个,限额内审批218个(含企业投资项目),上报审批183个(含企业投资项目),涉及工业、农林水、交通、教育卫生等11个领域。其中有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建设项目。
展望“十二五”信心十足谋发展
隆安县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67亿元,同比增长68.32%,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完成年度任务的51.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投资5.75亿元,同比增长32.76%,完成年度任务的40.11%……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截至6月底,隆安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多数指标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4项经济指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实现跨越式发展,隆安信心十足!
发展新思路
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发展园区经济,突出建设优美城镇,突出深化改革开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南宁“三个基地”,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隆安建设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新蓝图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三个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继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不断加强,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生态环境继续优化,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取得新成效。
——城乡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逐步优化,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更加完善,乡镇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持续减少,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隆安县]“生态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
4月25日,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的水田里机声隆隆,三台载满秧苗的插秧机穿梭而过,水田里顷刻间一片葱绿……“现在干农活可轻松了,就算穿着皮鞋也能种地!”正在操作插秧机作业的农机手凌维志乐呵呵地说 【详细】
隆安县:气象大喇叭传递生态农业“好声音”
“清污治乱防病菌,人畜要分离,污水不乱排……”4月8日上午8时,隆安县南圩镇望朝村气象预警大喇叭准时响起,把气象灾害预警、农技科普及生态乡村建设信息等助农、惠农的“好声音”传播至田间地头 【详细】
[隆安县]“五小水利”年新增灌溉效益2421万元
“明年春耕我们就可以直接从水渠引水灌溉,不再为用水发愁了。”4月15日,一条1公里长的崭新三面光水渠穿过隆安县古潭乡振义村千亩土地,村支书陆武强充满期待。振义村是隆安县“五小水利”工程项目的受益村之一。 【详细】
隆安县城厢镇大林村下局岜屯新貌
3月30日,雨过天晴,蓝天白云下的隆安县城厢镇大林村下局岜屯绿树环绕、鲜花掩映,一派清新怡人的生态新村景象。隆安县积极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对该村及周边进行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详细】
[隆安县]顺应新常态 县域经济扬帆再起航
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获自治区授牌、龙虎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布泉河稻田景观入选“2014年中国美丽田园”、定典屯综合示范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