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冯荣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靖西县在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立足县情,积极探索,通过五项措施提升竞争性选拔干部质量,实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突破,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重基层拓源头,提升人选质量。在近两年8次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过程中,在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学历、专业、年龄等资格条件的设定适当放宽,纠正以往把“年轻化”设置成“低龄化”,把“知识化”理解成“学历高”的思想,最大限度向乡村和企事业单位等基层一线拓展。在报名参加公选的555名干部当中,有510名来自基层一线;最终走上竞选职位的30人当中,有28人来自基层一线。

  重实践比能力,提升考试质量。每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命题,命题组都紧密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及拟选拔职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职位分析,把职位所需的核心能力体现到命题内容中。围绕科学发展观、领导科学、突发事件应对、社会管理、三农工作等实际问题设置考题。注重综合考试成绩的跟踪论证,实现笔试、面试各试题之间的衔接互补,促进命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有效克服了竞争性选拔工作中“干得好的考不好,考得好的干不好”和“一考定终身”的通病。

  重品德严把关,提升考察质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根据不同类别领导职位的特点,对入围人选既全面考察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情况和群众公认程度,又突出“德”的专项考核。将“德”的考核细化成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4大项目,每个项目分解成若干指标,从正反面进行双向考核,提高考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民主保透明,提升监督质量。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的程序规范操作,并由县纪委派员全程进行监督,将选人用人置于阳光下,让群众知道、看到、能够参与到,让脱颖而出的干部不敢怠慢,落选退出的干部心服口服。在公推直选过程中,从公布简章到任用,每项程序的具体步骤流程和选任各个环节,都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公开,切实扩大群众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所有面试,均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群众代表等到场监督,使得整个过程民主透明。

  重长效善总结,提升成果质量。严格贯彻落实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规定,积极探索创新干部选任模式的长效机制。每一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都做到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发展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办法,使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南方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