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桂平联社)在区联社、银监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业务经营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倾力扶持小微企业,有效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截至2011年末,该社各项存款余额达63.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43.19亿元,分别比当年年初增长13.27亿元和6.44亿元。
桂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2011年以来,桂平联社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始终坚持“立足三农、为小微企业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营宗旨,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大机遇,继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优先支持涉农领域和小微企业,加大为小微企业“输血”、“供氧”力度,确保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实现增量、增速“两个不低于”的工作目标。截至2011年末,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64户,余额达140598万元,其中当年新增28872万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44.85%,增幅25.84%,高于贷款平均增幅8.32个百分点。
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桂平联社在计划信贷部设立了小微企业信贷中心,建立专业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团队,专门受理辖区范围内注册经营的小微企业贷款。同时,重新整合小微企业评级、授信、用信流程,简化工作程序;采取每周定期召开贷审会和根据贷款申请数量召开贷审会的方式,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展现了小微企业贷款受理灵活、手续简便、审批快速、放款快捷的特点,满足了辖区小微企业信贷资金周转快、频、急的需要。
对小微企业实行信贷资金倾斜
桂平联社年初便制定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计划,明确“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工作目标。一是要求各基层信用社要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有效益、有市场、有信誉的小微企业。二是为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认真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深化全流程管理和信贷风险防控,将拓展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之一。三是将可用的信贷资金优先发放于“三农”贷款和涉农、民生、环保的小微企业贷款,最大限度地满足符合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丰富信贷产品,做小微企业的坚强后盾
桂平联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为全力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加强与当地政府汇报等工作,搭建政、企、银沟通交流平台,听取小微企业业主的呼声、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状况、生产订单、市场竞争等各方面的情况,共同研究和解决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在金融服务中,为加大小微企业贷款营销力度,不断提高贷款覆盖率和满足率,桂平联社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对小微企业贷款进行产品创新,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和不同需求进行“量身定做”;二是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方式,积极推进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林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抵押担保物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大业务营销力度,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并适时适度给予资金支持。
做实做强支农文章,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着力支持特色产业和农业。桂平联社根据辖内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采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扶持方式,对当地特色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如贷款支持木乐镇个体企业进行运动服装加工,助推木乐镇成为加工运动服装专业镇,被誉为“休闲运动服装之都”;贷款支持金田镇淮山种植和加工产业,助推金田镇成为生产淮山专业镇;贷款支持社坡镇个体企业加工腐竹和养猪,扶持社坡、新华等村成为加工腐竹和养猪专业村;贷款支持蒙圩镇蒙圩、罗容村加工用于建筑的石碴产业化经营,帮助其发展成为石碴产业专业村;贷款支持罗秀镇罗秀村加工米粉,助力罗秀村成加工米粉专业村,造就了“中国一绝”罗秀米粉品牌。2011年,桂平联社对这些特色产业和农业累计发放贷款63515万元,惠及小微型企业100多家。
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桂平联社重点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农业产业链延伸环节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该社贷款1980万元支持农业企业桂平市明辉农产品有限公司进行肉鸭屠宰加工销售,产品从“孵化—饲养—加工—销售”一体化,即种鸭孵化、饲料配制、肉鸭饲养、屠宰加工销售都是公司独立完成。同时,提供鸭苗给当地农民养殖,实行保价收购。2011年该公司实现年屠宰肉鸭约360万羽,销售收入7560万元,上缴税费650万元,净利润约500万元,带动了周边肉鸭养殖业发展,丰富了人们“菜蓝子”工程。
桂平联社充分发挥支持涉农龙头企业经济杠杆的作用,贷款15400万元支持广西金源生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用于生产乙醇、无水酒精、醋酸乙酯、甲醛等产品。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社步、下湾、白沙、厚禄、蒙圩、石龙、紫荆等乡镇建立了木薯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良种木薯种,同时进行保价收购,带动农民木薯种植25多万亩,使农民增加收入30000多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631人。该公司2011年产值125000万元,销售收入101000万元,上缴税金7600万元,经营利润2100万元,连续三年纳税均居桂平市首位,有效助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企业效益、信用社效益”并举的“三赢”目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评论:县域经济发展需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风险
当前我国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是县域经济。相比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并已经形成明显规模效应的大城市,县域经济自有其发展优势,城镇化、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文化产业更是其未来一段时期的突破口。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尚需进一步厘 【详细】
湖北:发展长江沿线特色旅游 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记者从湖北省有关部门获悉,湖北省致力于发展长江沿线县域经济,将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撑。 认识当今旅游、把握长江旅游、干好县域旅游,这三点是湖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大目标,也为湖北省旅游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详细】
钦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观察: 龙头起舞 产业兴旺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灵山县负责招商工作的同志那可真是马不停蹄,忙的是出门找客商。这不,都“抢”上别人家门口去了——4月10日,县里组团参加由贺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年广西茶叶产业化专题招商项目对接洽谈会,和三江、凌云、横县等9个广西区重点产茶大县“抢蛋糕 【详细】
[兴安县]以科技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围绕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兴安县通过科技服务“三农”和企业,推进县域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据统计,仅2014年,兴安县通过申报科技项目获得项目经费283万元。以科技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兴安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详细】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为县域经济发展献良策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 县域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抢抓机遇、奋力提升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的重要支撑。2014年3月,市委、市政府将工作着力点放在激活县域经济上,出台了《南宁市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实施方案》,不仅符合统筹协调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