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吴凌平 李继远 董 慧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84441335909596968.jpg 

 长洲区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让农民变成股东,“出嫁女”也能当股东分红利。图为长洲镇“出嫁女”正在领取红利。

  梧州市长洲区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让农民变成股东,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分红机制,初步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集体资产归属、管理和收益等问题,保障集体资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核心提示

  动因: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梧州城市建设迅速西移发展,长洲区长洲镇和兴龙办事处先后有10个村203个村民小组的大部分村、组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的征地补偿费加上原有的集体经营性资产和流动资产,壮大了集体资产规模。

  2004年以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处置往往是个别人说了算,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集体经济变成了“干部经济”。集体资产被挥霍、挪用、侵吞现象偶有发生。相当部分组每年年终进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时,没有分配给持有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户口不迁出的“出嫁女”们。由于集体经济分配不公,一些农民上访或诉诸法院,成为影响当地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

  明晰产权,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保障集体资产安全,推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成为迫切要求。长洲区以长洲镇竹湾村为创新型股份制改革的试点,由市、区经管站和镇农业服务中心共同抽出一批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协助竹湾村开展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推行规范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

  2005年长洲区在长洲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镇有128个村民小组建设成股份合作社。由此,加上兴龙办事处新兴村9个村民小组成立股份合作社,长洲区一共有7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经济联社)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长洲区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突出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制订章程。这是搞好股份合作制的平台,又是规范和管理该项工作的“村规民约”,内容包括组织名称、性质和职能、股东的确认及其权利义务,股权设置和具体量化,资产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二是清产核资,摸清楚集体资产状况,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审核认定。三是对符合章程规定股员资格的农户现有人口和第二轮土地延包份数核实造册登记,经村民大会审核确认后,作为股权配置的依据。四是股权配置。一种是长洲镇128个股份合作社的做法:一般配置集体股(又称公共积累股)、资源股(又称地份股)、物业股(又称人口股)三种。集体股是按各社股份总额中留置8%的份额作为公共积累为村民共同所有,其余92%分别按资源股、物业股配给符合条件的社员;资源股是凡享受有第二轮土地延包的土地承包权的本社村民按承包土地份额配给,每份地配一份;物业股为符合条件本社常住户口村民,每人配给一股。另一种则是兴龙办事处新兴村9个股份合作社配置的原始股做法,其中:集体公共积累占30%,社员股占70%。五是募集股。是指改制后入社的新社员现金投入的新增的增量股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增人口和婚嫁入的妇女,包括纯女户一个上门女婿及新生小孩以现金购股。六是建立组织机构。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合作社最高权力机构,由每户选派一名成年人代表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理事会是股东大会下设管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依照章程等开展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监事会对理事会和管理人员行使工作检查、监督职能。

  做法:以股份合作社为突破口,理顺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成效:明晰集体资产产权,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

  长洲区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后,把集体经济的经营性资产量化给每个村民,使原有集体资产的产权进一步明晰,村民成为股东,使股份合作社成为一种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和壮大经济实力的有效形式。

  首先是规范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行为,理顺收益分配关系。长洲区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后,引入了新的治理机制,成立了股东大会、理事会和完善了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社员对资产经营管理有了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改变了过去大小事都由村、组干部说了算的粗放管理状况。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多重监督的约束机制,对股份合作社各项收支实行严格审批把关制度。年终收益分配前,各社(组)派3至5名理财小组成员进行清账,核定当年分配额,制定的分配方案经村民大会审定,并经镇政府批准后,按股份分红的各户应得分配额上墙公布。目前,推行股份制的村都实行了村级财会电算化核算,增强了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另外,长洲镇按照股份合作社章程给持有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嫁女资源股份,并参与年终集体经济收益和土地征用款等分配。由此,基本消除“出嫁女”因不能享受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而上访及诉至法院的热点问题。

  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2011年,长洲区所有股份合作社的经营性资产达1.48亿元,比股份制改革前增加了76%。新兴村经营性固定资产增量就较大,9个股份合作社由2003年的3015万元增至2011年的7780万元。长洲镇竹湾村全面推行股份制后,合作社的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如第六合作社,社员250人,总股权431股,到201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人均分配2400元,比2004年分配的360.67元增加5.6倍;现有集体经营性资产500多万元,比2004年的180万元增加360万元。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长洲区农村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稳步、健康发展。2011年长洲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4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1元,同比增长26.34%,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更可喜的是,自2007年以来,所有股份合作社社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负担应缴费全由合作社公共积累中列支。集体资金投入农村各项福利事业建设日益增多。如:各村对村道硬化、水利喷灌、修复水毁工程等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共投入40万元建造了90多座垃圾池,聘请保洁员定期清运垃圾,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