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了12亩茶园,每亩可采300公斤鲜茶,收购价格每公斤14-16元,估计今年收入超5万元。”近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无公害茶园的茶农苏有利说。
在六段村,种茶致富的村民有很多。该村有1200人,现有无公害茶园2800亩,可采摘茶园1800亩,预计今年鲜茶产量达250吨左右,实现产值378万元,人均收入3150元。苏有利介绍,以前家里的几亩坡地每年都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每亩收入不到200元。1999年,在县农业局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和村里的许多农民开始改种茶叶。
“金秀地理条件适合种茶,念好‘茶经’就能助农脱贫致富!”该县农业局局长韦柱中介绍,金秀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政策和措施,把茶叶生产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子和发展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来抓,茶叶产业迅速发展。2005年,该县1万亩茶园通过了自治区无公害认证;2009年,该县成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桂林综合试验站示范县。目前,金秀有茶园2.66万亩,年干茶产量435吨,产值3266万元。已开发绿茶、红茶10多个系列产品。
目前,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24家,其中已有4家企业通过QS认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新县:搞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加快边民脱贫致富步伐
长期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旅游业主导、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区、市扶贫生态移民政策精神,把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边境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陈 武:以规划为指引 以项目为抓手 加快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4月8日至9日,自治区主席陈武深入百色市田林、西林、隆林三县调研。他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批复《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重大机遇,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强化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详细】
蓝敏坚: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把脉开方
“如今,在家门口做事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宜州市龙头乡龙德村村民如是说。龙德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市委党校干部蓝敏坚到村任“第一书记”后,2014年村人均纯收入达2300多元,同比增长11.8%。 【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经常讲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情牵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一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聚精会神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 【详细】